近日,“社会大课堂放飞新梦想”牟平区中小学首届公益演出文化节暨宁海中心小学专场演出获得广泛好评,社会反响强烈。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体系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学生?
日前,记者走进烟台市牟平区宁海街道中心小学一探究竟。
构建“三维度”综合实践体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学校教育要想促进学生的德性成长,就必须给学生提供实践体验的机会。基于对学生生命成长需求的种种思考,自2015年以来,宁海小学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创建起了“关爱生命、关心生活、关注社会”三维度学校课程体系。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成为他们每周翘首期盼的课程,课程活动也成为他们课余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育德,在体验中无痕地进行德育,这是宁海小学三维度课程开设的最终目的。“基于儿童的立场,我们立足学生生命成长的需求,最大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感受自然、体验生活、关注社会的机会,让他们在动手实践、用心观察、潜心研究、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关注周围事物,提高生活能力;在参与丰富多彩的学校课程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丰富体验,陶冶道德情感,锤炼道德意志,促进德性成长,最终成长为一个有爱心、会生活、善实践的人。”宁海小学校长王振华表示。
引吭高歌,一路收获。作为学校整体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维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立足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为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分享能力的全面提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舞台,真正为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爱生命: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丰富生命感悟
在实施三维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宁海小学坚决摒弃“为了上课而上课,为了活动而活动”的做法,不仅仅满足于课程内容的教学,更致力于开展系列活动,重视对学生拓展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宁小校园的西北角,有一片种植园,这里是孩子们的乐土。在这里,孩子们采摘薄荷,利用薄荷的叶和花制作不同工艺的薄荷茶和薄荷皂;采摘南瓜,把南瓜蒸熟揉进面里制作成面点,作为奖品发给运动员们;收获地瓜,在发现地瓜体型硕大、异常丑陋时,生发了《地瓜为什么这么丑》的小课题研究……小小的种植园里,发生了太多关于成长的故事。
每年五月,是宁小“我和蚕宝宝一起成长”的课程开课时间。在养蚕室,孩子们喂食桑叶、控制温度,共同经历蚕的变态过程,也共同体验探秘蚕宝宝的快乐。一盒蚕宝宝的突然死亡,引发了孩子们对僵蚕的研究;一只硕大的茧,引发了孩子们对双宫茧的探究;一次养蚕交流会,展现了孩子们养蚕过程中的发现与思考……宁小首批“超级法布尔”就这样诞生了。亲历生命的成长,让孩子们明白了成长离不开爱心与责任,更让他们感悟到了生命的弥足珍贵和真实体验对生命成长的重要意义。
关心生活:培植学生意志品质和协作精神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植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是宁小“关心生活”维度课程的终极目标。在这里,学生学习面点制作、果蔬拼盘,在家庭宴会上经常露一手;学习吹陶笛、习练茶道手艺、学讲评书、制作版画,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用窄窄的衍纸、鲜艳的不织布制作系列手工艺品,找到向亲人表达情感的别样方式……丰富多元的生活类课程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别样的成长之门,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再迷恋手机、电脑、电视,喜欢专注于一件手工艺品的制作、一项课程内容的延展学习,越来越多的孩子成长为会生活、爱生活、有生活品位的人。
“女儿刚上二年级时,就喜欢上了不织布这门课程,可也只是三分钟的热血,坚持不了多久。当看到很多孩子得到了校长奖章和参加‘三维度课程个人秀’的机会,女儿触动不小,最后自己历经各种困难,完成了一件非常不错的作品。真的非常感谢学校,感谢学校着眼孩子的未来发展开设的这么多种类的三维度课程,这些课程不仅仅能让孩子们学到很多知识和技能,更能培养孩子们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这真是小课程蕴含大智慧!”高天资家长说道。
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宁海小学都要举行“三维度课程成果展览会”。展览会上,各课程组设立摊位,课程组中学习成果突出的同学以形式多样的方式展出销售自己的成果,其他同学和受邀家长则穿梭其间,用自己平时课程学习中得到的校园币,购买自己喜欢的作品或者体验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不仅如此,学校还专门设立了“乐购吧”,各课程组平日也可以在这里设摊销售,让课程成果的销售与再生产形成良性循环的链条。无论“卖方”还是“买方”,在活动中都兴趣盎然,也都激发起了双方“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斗志和潜能。
关注社会: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懂得担当与责任”,是宁小“关注社会”维度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孩子们走到学校周围,走进家乡名企业,走进爱心餐厅,走进农村小伙伴的家中,在解决校园问题、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了解社会,贡献力量,萌发社会责任感。
该校自2015年起组织孩子们走向社会、走进社区,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开展“爱我家乡,贡献力量”主题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学生通过实际参与“环境保护”“敬老爱老”“我是丰金小义工”等活动,获得奉献社会的真切感受。近年来,该校又响应时代的要求,增设了“垃圾分类”“我是朗读者”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奉献社会的能力。
今年暑假,宁海小学的学生来到了沁水河公园,携带相应的扩音设备,大声朗诵自己喜爱的文章,琅琅的读书声吸引着周围的群众,他们在孩子的热情邀请下参与到朗读展示、诗词竞赛等活动中,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读书氛围。这项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展示了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还在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学生们为建设书香牟平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百行德为先”。2015年,该校确立了“人人争做有修养的小学生”德育培养目标。为让此目标在宁小真正落地,2017年该校从“懂规矩、懂礼貌、懂感恩”三方面切入,并通过开设《“三懂少年”三字经》课程、设立“我眼中有修养的小学生”公示板、LED大屏幕循环播放典型事迹、升旗仪式集体表扬等形式,树立榜样,引领学生人人争做“三懂少年”。
最理想的德育往往是润物细无声的。宁海小学一个个“三懂少年”的不断涌现,正是得益于近年来该校三维度课程的落地生根。“三维度课程特别重视体验式学习,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在这样真实的生活情境和活动体验中,自然而然也就实施了德育渗透。这些真实的体验带给孩子的心灵震撼,胜过千百次的空洞说教。这些体验活动中的认识与感悟,将随着孩子的成长,浸润到他们的生命里,为他们的人生奠基。”王振华表示。
![手机快拍二维码 转发此新闻](http://qr.liantu.com/api.php?el=m&w=100&m=10&logo=http://www.dzwww.com/data/logo/1.gif&text=http://w.dzwww.com/d/19162433.html)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程文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