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波做客第186期齐鲁大讲坛,详解日本企业转型与创新

2019-11-27 09:58:00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作者:

  11月26日,在山东大厦金色大厅,日本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做客齐鲁大讲坛,带来了一场主题为《日本企业转型与创新》的精彩演讲。通过精彩的案例,阐述了日本企业用30年的时间放弃下游,消解落后产能,研发新材料控制上游、掌握核心技术占据中游的转型创新策略。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的转型创新对我们也不无借鉴意义。

  日本真的“失去了20年”?

  名噪一时的日本东芝公司,白色家电业务被美的收购,电视机业务被海信收购,三洋的电视机、洗衣机业务被海尔收购;索尼公司的电视机、电脑、手机市场也不见了踪迹。近年来,有一种说法认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失去了20年”,结合我们身边直观的印象,似乎日本真的是陷入了停滞。

  事实真的如此吗?徐静波在演讲中指出,从1990年开始,日本经济的确遭遇了多次危机。最初的危机出现在90年代初,日本的泡沫崩溃,日本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房地产市场暴跌、银根收紧、出口受阻、内需市场萎缩、GDP负增长的困境。接着是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和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说,日本在社会发展等方面速度的确有所放缓。

  但就此认为日本失去20年的论断是武断而不科学的,针对三次危机,日本企业事实上都做出了现在看十分有效的应对,这被徐静波总结为日本企业转型、创新的三步曲。第一步,针对90年代的泡沫崩溃,日本企业“抱团取暖”,通过合作兼并去产能、消除不良债权,当时130多家钢铁企业合并成三大家,15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合并成为三大银行集团。

  第二步,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日本国内房价飙升、用人成本高昂,为了缓解危机,日本企业积极向海外扩展,生产基地向海外转移。其中的表征之一就是,2000年前后,中国国内出现的来自日本的投资热潮,众多的日资企业纷纷在大陆投资设厂。

  第三步,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日本企业抛售白色家电、电脑、手机等传统产业,转型拥抱IT技术。

  在我们视线中“消失”的企业其实依旧很牛

  那么,日本这些转型探索起到作用了吗?徐静波通过多家企业的实例回答了这个问题。对于许多国人来说,索尼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品牌,它的产品照相机、随身听、电视机等等电子产品都曾在大陆风行一时,某种程度上甚至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可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电子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加快,这些曾经的优品渐渐失去了市场。索尼旗下的电视机业务也被爆出被海信收购,市场上似乎再难寻觅到索尼产品的踪迹。这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似乎索尼已经败落,曾经的江湖地位再也无法找回。

  徐静波却给出了另外一个事实,索尼并没有败落,它们虽然放弃了传统的家电等终端业务,但并没有放弃技术和零部件,依旧保持着研发高精尖技术的热诚,转而转型拥抱IT技术,为人类生活的全场景提供解决方案,,生活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音乐、烹饪机器人、陪伴者都是其研发的新领域。2018年,索尼公司纯利润达到了5000亿日元,创下30年来最高利润。应当说,曾经的“大牛”没有死,它依旧很牛。

  类似的实例,徐静波还举了很多。NEC公司力主为AI系统提供解决方案,开拓宇宙空间通讯系统,目前正在开展飞行汽车操作系统研发。纺织企业大户东丽转型进军健康产业,研发一滴血查癌技术;富士胶卷研发新药和化妆品,转型为再生医疗公司。

  通过这些具体的案例,徐静波归纳出了日本企业转型创新成功的三大战略。其一就是,放弃下游,不生产中低端产品。其二是,控制上游,这主要是针对新材料的研发而言,“上游产业对一个国家来讲是一个命脉、一个生命线”,其三是占据中游。这是针对核心零部件和核心技术而言。

  创新转型的关键在于精益研发的匠人精神

  无可否认,日本转型、创新的30年,中国通过不断的改革开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演讲中,徐静波提到了今年5月份中国工程院所做的一个研究课题,当时50名工程院院士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研究发现,对比中外,中国领先或者相对领先的产业有60%,中国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产业或者在世界处于末位的产业占40%。应当说,我们的改革成绩是巨大的。那么,我们欠缺的40%是什么呢?徐静波认为,我们所欠缺的恰恰就是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包括精密仪器制造,新材料研发等产业的上游和中游。如果日本企业的转型创新值得我们借鉴的话,对于产业上游和中游的控制、占据,也就是对于新材料和核心技术的精益研发就是我们应当借鉴的重点。

  那么,我们应当怎样吸取日本企业的有效经验呢?徐静波认为,学习绝对不应该是简单的模仿,不是简单学别人已有的先进技术,这样的话将永远无法赶上别人的脚步。

  分析众多日本企业转型成功的案例,徐静波认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在自己已有的技术基础上去创新,根据自己的优势不断地研发和生产出“世界唯一”或者“比别人更好”的材料和产品。所以,一家企业想转型,一是要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的企业现在有哪些优势是超过别人的,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去转型、研发,而不是看着别人的成就盲目跨界转行;再则就是需要精益研发的匠人精神,耐得住寂寞,做人家没有的东西、做世界唯一的东西、做比人家更好的东西,以质取胜,而不是以量取胜,不要求规模,求质量,这样就一定会成功。

  齐鲁大讲坛是山东省社科界着力打造的标志性社科普及公益性讲座平台,以“搭建思想平台、共享精神财富”为宗旨。自2010年创办以来,先后邀请文化部原部长王蒙,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等权威专家学者,为社会公众解读热点话题,成为普及社科知识,提升文明素养的重要阵地。

  截止到11月26日,齐鲁大讲坛累计举办了186场公益讲座。平均每场讲座的现场观众人数达到300人次,通过“报网端微”全媒体平台发布的信息经过多次传播,累计全网稿件阅读量达到5000万。

  本期齐鲁大讲坛由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山东大学、齐鲁晚报等联合主办,800多名各界听众在会场聆听了徐静波先生的演讲。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