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企改革再出重拳 力促国企做强做优做大

2016-07-28 11:02:00来源:中国网财经作者:曾会生

  

  图片来源:资料中国央企改革再出重拳 (资料图)

  中国网财经7月27日讯 (记者 曾会生)中国央企改革再出重拳。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这意味着中国央企重组开启了新的时代。专家分析,央企结构调整和重组是服务于“三去一降一补”的五大任务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央企要在创新驱动上做排头兵。这些改革措施的落到实处,将促进国有企业真正做强做优做大。

  央企改革服务经济结构调整和去产能

  近年来,中央企业积极推进结构调整与重组,布局结构不断优化,规模实力显著增强,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各项改革发展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总的来看,中央企业产业分布过广、企业层级过多等结构性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资源配置效率亟待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亟待增强。因此,国务院出台了上述《意见》。

  关于央企结构调整与重组,《意见》明确了五条基本原则: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坚持尊重市场规律;坚持与改革相结合;坚持严格依法规范和坚持统筹协调推进。

  “这些基本原则的核心就是改革,就是市场化,国有资本的定位要准确,国企管理从管资产到管资本。”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央企结构调整和重组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有利于中国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去产能和去库存,提升资源的配置效率。

  他认为,央企重组对国企改革和结构调整会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尤其是对像东北这些产能过剩比较严重的地方国企产生示范效应。

  央企结构调整、重组要做创新驱动排头兵

  《意见》提出,央企结构调整和重组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中央企业战略定位更加准确,功能作用有效发挥;总体结构更趋合理,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显著提高;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跨国公司。

  具体目标是:功能作用有效发挥。在国防等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在重大基础设施等关系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控制力明显增强;在重大装备等行业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在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的带动力更加凸显。

  资源配置更趋合理。通过兼并重组、创新合作、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处置低效无效资产等途径,形成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通过推进中央企纵向调整和横向整合提升整体竞争力,化解同质化和无序竞争等问题。

  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比如,资产负债规模更趋合理,企业治理更加规范,创新驱动发展富有成效,国有资本效益明显提高,实现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提升质量效益转变等等。

  刘尚希表示,央企的改革和重组一定要服务于创新驱动这个国家战略。央企需要在创新驱动上发挥排头兵的作用,这个才是最大的战略。央企改革重组不限于某个领域,也不是央企要占领多少的领域,而是要在创新上起带头作用,这里的创新包括技术,也包括治理模式和经营理念。

  做实四个“一批”工作 力促国企做强做优做大

  7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强调,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尽快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成效。毫无疑问,《意见》的出台将大力促进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意见》用四个“一批”来阐述了央企结构调整和重组的重点工作。包括:巩固加强一批。对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等要保持国有资本控股地位,支持非国有资本参股。对重要通信基础设施、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以及核心军工能力领域,实行国有独资或(绝对)控股等等。

  通过国有资本投资、股权运作等搭建调整重组平台,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搭建国际化经营平台,增强央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和国际化经营水平,来创新发展一批。

  通过推进重点领域和产业上下游的强强联合、推动专业化整合、加快推进企业内部资源整合,积极稳妥开展并购重组,来重组整合一批。

  通过大力化解过剩产能,加大清理长期亏损、扭亏无望企业和低效无效资产力度,下大力气退出一批不具有发展优势的非主营业务,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来清理退出一批央企。

  通过央企兼并重组和清理退出一批僵尸企业之后,中国央企的数量或将大幅减少。此前媒体和专家预测,央企数量可能从当前的105家减少至50家左右。

  刘尚希对中国网财经表示,央企改革并不在于企业数量的变化,单纯从数量来解读很容易走偏,而是要从质量、经营模式、企业的效率、创新能力和跨国竞争力上来看,这些才是更实质性的评价体系。

  在央企兼并重组和清理必然涉及到职工权益和人员调整,为此,《意见》提出了加大财政、金融、人才、科技、薪酬分配、业绩考核等政策支持和完善劳动关系调整、社会保险接续等配套改革等保障措施。在刘尚希看来,配套改革一定要及时跟上,比如职工的转岗培训、再就业等等,这方面中国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安蕾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