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策到实践:基金业多维度护航第三支柱养老

2018-11-20 09:21:00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

  人口老龄化着实加剧,个人养老问题已是避无可避。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基金业一直致力于个人养老金问题解决的探索实践。

  今年11月16日,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基金业协会第二届“养老金与投资”论坛上透露,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进一步引导长期投资行为,培育专业机构投资者,为各类养老金的投资管理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统一账户税优转常规

  李超首先就提到了备受关注的个税递延养老试点转常规问题。

  他认为,从各国经验看,养老金的蓬勃发展,一个关键点就是要保障顺畅的运行机制,以账户制为基础,切实发挥财税政策的激励作用。

  “统一账户体系是制度设计的关键一环,能够有效防止行业分割、管理分割、条块分割,有利于扩大覆盖面,衔接好财税政策,做好计税、投资、提取等各个环节。确保账户制度统一,是保障第三支柱养老政策和税收递延政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李超说。

  说到个税递延养老试点的进展情况。李超透露,今年5日1日,福建省、上海市、苏州工业园区启动了个税递延养老试点,人社部、财政部也已经牵头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会同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就深化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建设进行了研究设计。

  而按照个税递延养老政策一年期试点结束后将公募基金纳入投资范围的任务要求,目前,中国证监会正在抓紧推进两方面工作:一是制定个税递延养老账户投资公募基金业务的规则,并配套完善信息平台建设;二是加强产品储备,将养老目标基金及部分长期运作规范、投资风格清晰的公募基金纳入投资范围。

  个税递延商业养老政策落地涉及的环节比较多,需要各地政府以及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行业机构要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主动与包括苏州在内的先行先试地区沟通对接,为下一步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发挥基金和投资管理作用

  李超还提出,养老账户要重视操作的便利性,借鉴默认投资产品等人性化安排,以提高百姓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提供适当产品,引导百姓强化资产配置和权益投资意识。

  他认为,养老目标基金是境外主流的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但在我国还刚刚开始。目前来看,证监会已经先后批设了26只养老目标基金,其中,5只已经结束募集并开始投资运作,吸引投资者超过18万户,开端良好。就接下来工作而言,应认真研究境外经验,结合本国国情,多做打基础的投资者教育和养老理财意识的培育工作,同时注重产品投资运作的风险控制,努力实现稳健的长期收益。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来一段时间的采访了解,对于养老目标基金从投资者的角度,最为关注的就是两点,除了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产品管理者风险控制和实现稳健收益的能力是更受看重的。如正在发行的万家稳健养老FOF拟任基金经理徐朝贞日前就坦言,养老基金的运作与普通基金应该是不一样的,后者对长期收益率的稳健性要求非常高。“树立正确的养老投资理念,树立投资者对基金管理人的信任,在养老目标基金推出的初期,相比首发规模,这点更为重要。”他说。

  强调注重资产配置

  东方证券资管总经理任莉指出,养老投资面临三大难题:第一点是老百姓缺乏投资养老的意识;而第二点就是忽视资产配置,目前养老投资偏好银行理财与存款,也有部分人过分依赖股市。

  记者发现,“资产配置”已经成为了养老基金管理的关键词。

  “对于我们投资管理人来说,必须要有资产配置的能力”,嘉实基金总经理经雷直言,做好个人养老金投资离不开有效的大类资产配置服务,但现在仍面临挑战,包括资产间相关性的不稳定性及缺乏对风险因子和资产价值关系的动态认知等。他认为,从未来变化上,资产配置将慢慢与人工智能相结合。

  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认为,做好资产配置服务,还需要对投资者进行分类,譬如针对基金小白,提供一站式资产配置解决方案;针对有一定的金融知识的成熟投资者,通过智能投顾解决养老配置问题;针对很专业、聪明的投资者,则提供最好的底层产品。他认为,投资养老一定要有权益产品。

  据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的养老目标基金仍然大多选择在股和债的配置比例上达到风险控制,但也不乏一些“创新”。万家基金徐朝贞透露,他的管理策略建立了三重风险控制机制,体现在回撤阀值上,分别为净值、主策略和子基金。“一旦触发风险控制指标,将纪律性地对相应资产进行替换。”他说。

  此外,还有组合构建及风险再平衡机制,主策略聚焦五大低波动、低相关性资产,分别是纯债类、固收增强类、股债稳健类、另类稳定收益类和股票多空类基金,拓宽了传统的股债配置范围。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安蕾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