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份成立百亿级纾困基金 驰援民营上市企业

2018-11-20 09:21:00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作者:

  为了化解民营上市企业流动性问题,近来包括上海、安徽、福建、浙江等多地设立百亿级纾困基金,驰援上市民营企业。

  徽闽成立百亿级纾困基金

  公开报道显示,为精准有效解决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壮大,安徽省出台务实有力的举措,设立110亿元纾困基金,切实帮助该省民营上市企业解忧纾困。

  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质量被誉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截至2018年上半年,安徽共有104家企业在A股上市,数量位居全国第9位,中部第1位。领先同期安徽GDP总量的全国排名。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安徽省104家上市公司中,民营上市公司有55家,参与股票质押的有51家,未解押股权市值为739亿元。

  此次安徽设立的纾困基金总规模为110亿元,由国元证券、华安证券分别发起设立60亿元和50亿元。提供以股债结合、改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流动性、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帮助民营上市公司增加融资渠道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的方式,切实帮扶安徽省民营上市企业及其控股股东化解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

  福建省民营经济较为发达,去年该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67.2%,是我国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最高的省份之一。目前,福建有54家民营企业入选全省百强企业。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数占全省的96.2%,全省132家上市公司有89家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占全省工业制造业龙头企业的92.2%。

  在鞋都晋江,当地一家鞋企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当地鞋帽服装产业的市场日趋饱和,市场需求疲软,整体产业发展亟须加快转型升级。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福建省民营经济中,以泉州的轻纺鞋帽产业为代表,当前随着土地、人工等各种成本的上升,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对民营经济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降成本,尤其是降低土地、融资、人工、制度性交易等多方面的成本。

  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福建将加大纾困力度。福建省级设立总规模150亿元的纾困基金,首期规模20亿元;设立20亿元的纾困专项债,首期10亿元,用于帮助有股权质押平仓风险的民营企业。对符合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有前景的民企进行必要的财务救助。

  此前11月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福建省投资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纾困专项债发行公告。该专项债拟于11月12日簿记发行,募集资金10亿元将用于支持福建优质上市公司及其股东融资,以缓解上市公司及其股东流动性压力。

  多地纾困上市企业

  安徽、福建之外,上海、浙江、广东等多地也纷纷成立纾困基金,驰援上市企业。

  上海市委市政府近期出台的《关于全面提升民营经济活力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大流动性风险专项防范力度,建立规模为100亿元的上市公司纾困基金。日前,上海以市属国资平台国盛集团为主,联合相关市属国企,发起设立100亿元规模的上市公司纾困基金。

  在浙江,浙江省委书记车俊日前表示,浙江将新组建省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由省政府对省担保集团增资50亿元,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和龙头骨干企业发债。新组建省上市公司稳健发展支持基金,首期融资100亿元,用于化解股权质押风险,支持上市公司健康发展。

  山东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专题介绍该省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情况。针对民营企业中的上市公司,山东组建总规模100亿元的资本市场纾困基金,用于帮助民营企业渡过资金难关,缓解上市公司股东流动性风险。

  广东省民营经济发达,全省共拥有600多家上市公司,排名全国第一。目前广东省多个地级市都公布了各自的纾困举措。其中,深圳是首个设立专项资金出手驰援A股的地方政府。

  相关机构统计,目前A股全市场3558只股票质押市值约在4.55万亿元,其中大股东质押市值2.6万亿元左右。2177家民企股票质押市值在3.4万亿左右,其中大股东质押市值约为2.13万亿元。预计未来民企股权质押纾困资金,总规模将超2000亿元,来源于各地方以及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包括地方政府设立的专项驰援基金。

  参与纾困民营企业,一方面有助于化解民企上市公司风险,另一方面对地方国资加快改革也有积极意义。长期研究国企问题的华南理工大学未来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余树华对第一财经分析,目前股市处于低谷,恰是地方国资收购的好时机,地方国资趁目前股市低谷,入股或重组民企上市公司,可以注入资产,有利于地方国资加速混改,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在这方面,中小型的民营科技类上市公司比较受欢迎。”

  广东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也认为,在目前股市低谷,地方国资参与入股民营上市公司是很好的时机,一方面可以纾困民营上市公司,另一方面也有促进可以用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地方国资混改和资产证券化,加快市场化的步伐,“目前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安蕾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