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库产业带】寻乌脐橙搭上产业互联网变身“摇钱树”

2018-03-23 16:28:00来源:中华网作者:

  “中国蜜桔之乡”“中国脐橙之乡”“中国脐橙出口基地县”“绿色生态果品生产县”一张张城市名片正加快世界对江西赣南寻乌县的认识。

  寻乌县位于江西省南部,毗邻福建、广东,气候温和,日照充沛、无霜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标准化管理,科学化种植,使得寻乌脐橙具有果大皮薄、肉质细腻、化渣无核、酸甜适中等特点,被农业部评为“优质果品”,打造了寻乌脐橙过硬的果品品质。

  不仅如此,寻乌脐橙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类营养成份,据检测,每100ML鲜橙汁含热量207焦耳,蛋白质0.9g,脂肪0.2g,氨基酸203.9mg,维生素AO. 127mg,维生素B10.08mg,维生素B20.03mg维生素C60mg,并富含钙、铁、磷等元素,经常食用具有降低胆固醇、分解脂肪、减少有色金属和放射性元素在人体内积累,清火养颜、防癌抗癌、延年益寿之功效。

   寻乌脐橙产业发展历程 

  2001年,寻乌脐橙送国家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检验报告显示寻乌脐橙内含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固酸比、可食率等百分比,汞、铅、砷、镉、氟等含量及农药残留量等检测数据均达到国家标准,其检验结果完全符合GB/T12947-1991, NY/T268-95的技术要求。

  2002年,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寻乌脐橙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2003年,经江西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审议,寻乌脐橙被确认为“江西名牌产品”,果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再次跨上新台阶。

  如今的寻乌脐橙,正在有条不紊地走上绿色食品发展之路,截止2017年,该县果业面积达50万亩,总产量达30万吨,产值逾13亿元,果品加工生产能力达850吨/小时,果品储藏能力达15万吨,以脐橙为主的果业产业已成为寻乌县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县域经济中比重最大、份量最重、后劲最猛的农业支柱产业,寻乌脐橙产业正迅猛地飞驰在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规模化扩张的快车道。

   农民“当家树”变“摇钱树” 

  一排排果树层次分明,一山连着一山,挂满脐橙的果树显得格外耀眼,这是寻乌县农民的“当家树”。据了解,寻乌县全县15个乡镇全部参与果业开发,173个行政村中,参与果业开发的有165个,占全县总村数的95%。目前,寻乌县已被授予“中国脐橙之乡” “全国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示范产品:脐橙)”等称号,果品畅销全国并出口到加拿大、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脐橙产业已成为寻乌县的“当家树”。

  “果子卖不出,辛苦白付出;果子卖不好,累死也白搞。”脐橙不是生活刚需品,这就导致脐橙的销售容易受各种市场因素的影响,销量和价格容易出现波动。如何在脐橙种得多、品质高、收成好的同时,让脐橙能够卖得出、卖得好,是摆在寻乌脐橙产业面前的一道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寻乌县实施品牌战略,全面拓宽销售渠道,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实施三大举措,助力寻乌脱贫攻坚。

  举措一:设立电商服务站点,帮助贫困户销售脐橙。据悉,目前在寻乌县已建成168个村级服务站,其中65个贫困村全覆盖。贫困户可以通过电商站点,把特色农产品销售到大山之外。

  举措二:发展电商物流,降低物流成本。开通专线到广州、南京、上海,使物流成本降至最低。

  举措三:开设电商培训班,定时向农户普及电商知识,让农户更好的掌握电商销售的基本操作,让农户从门外汉变成电商达人。

  脐橙销售畅通与否,取决于销售渠道的宽度和流畅性,贫困果农的销售渠道问题依托C端电商平台,但对于脐橙产业集群的发展,寻乌县也早有远见。寻乌县加大政府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引进国内领先的产业互联网服务机构网库集团,共同搭建产业互联网平台,即“中国脐橙产业网”,给寻乌脐橙产业谋出路,平台依托网库的平台优势、脐橙的品牌优势和寻乌的资源优势,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原则,采取“互联网+产业”方式,以“政策+平台+技术+运营+人才+资源+资本”为创新发展模式,重点打造集展览展示中心、交易结算中心、大数据中心、培训中心、服务中心等为一体的中国脐橙B2B电子商务平台,通过服务实体企业,大力推动互联网与生产领域、实体经济的有效融合,大力推动寻乌脐橙产业发展。不仅如此,平台专注高端优质脐橙的在线定制销售与脐橙产业的数据整合服务,推动脐橙产业优质优价。

  随着脐橙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和效益的不断提高,最终受益者还是寻乌县的广大农民。发达的电商产业,让寻乌县的特产——赣南脐橙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打通了销售渠道。农户们在享受电商带来的销售便利的同时,也通过电商迅速脱贫致富。据了解,目前全县有果业种植户7.4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80%以上,涉及27万户农民,农民80%~90%的收入来自于果业种植,在寻乌已形成了“全民种果、共同致富”的局面。显然,通过产业互联网的模式,寻乌农民的“当家树”摇身一变成了“摇钱树”。返回财经首页>>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佐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