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5日,工商银行博山支行按照区政府、区人行的工作安排,由分管工会工作的副行长带领扶贫小组,走访源泉镇西皮峪村贫困户,开展精准扶贫活动。这次帮困扶贫活动,博山支行共对5户贫困农户进行包户帮扶,前期经过近一年的帮扶工作,已有两户贫困户脱贫。
扶贫小组走访的第一家贫困农户是司衍乾老人一家。司衍乾老人和老伴均70多岁了,儿女进城务工多年,生活也不富裕。扶贫小组与老人拉家常,详细了解老人的生活状况。两位老人年纪大了,司衍乾老人多年前在建筑工地上摔伤了腰,现已失去劳动能力。老人无力种粮食,就在承包的山地上种植了近40棵花椒树,每年靠采收花椒和采收连翘籽维持生活。老人说,今年花椒和连翘籽的收购价格都还不错,1斤鲜花椒和1斤连翘籽的收购价格都是6元,有人上门收购。司衍乾老人和老伴每天冒着酷暑上山采摘,希望能多卖点钱补贴家用。司衍乾老人的住房已经倒塌,现居住的房屋是儿子的,由于房屋建在山坡上,地势较高,村里的自来水压力不足,无法到达他家,老人年龄大了,又有腰伤,担不了水,所以他家一直是靠接屋檐的雨水生活,遇到天旱,吃水都成了问题。今年扶贫活动开展以来,村里利用扶贫资金为老人在较高的位置修了个蓄水池,定期用水泵往蓄水池注水,解决老人的生活用水问题。扶贫小组送了一桶鲁花花生油给老人,老人很感激,说生活虽然贫困,但有好心人的救助,生活多少有了改善。最后老人提出,想申请低保,扶贫小组答应向村委反映这个问题。
扶贫小组走访的第二家贫困户为邱纪民老人,老人近期出远门了,不在家。扶贫小组前期走访过邱纪民老人,老人主要是家中缺乏劳动力,因病致贫。走访的第三家贫困户是郑玉珠家庭,这个家庭比起前两户家庭,显的更为穷困。郑玉珠老人住的房屋是以前部队废弃的兵营,房基虽然坚固,但房顶年久失修,到处漏雨。老人家中的床还是土坯砌的土炕,家中设施破旧不堪、杂乱无章。郑玉珠老人原来以放羊为生,近几年由于腿疾,不能再放羊,失去生活来源,仅靠养鸡卖点山鸡蛋或采摘花椒、连翘籽为生,生活比较艰难。郑玉珠老人说他家原来没有被列为贫苦户,是新任的村书记看到他家生活困难才把他家列为贫困家庭的。自帮困扶贫活动开展以来,各级政府经常派人来看望他们,为他们送来生活物资,生活较以前改善了一些。政府扶贫工作组还利用扶贫资金为贫困户购买了医疗保险,解决了贫困户看病难的问题。
走访结束后,扶贫小组参观了西皮峪村的扶贫项目石磨面粉厂。这家面粉厂去年因环评问题被关停过,后来在区政府相关部门和区人行的积极协调下,有关部门帮助石磨面粉厂加装了粉尘处理设备,并维修了厂房,使面粉厂达到了环评的要求,近期面粉厂重新运作起来。扶贫小组走进面粉加工车间,看到厂房维修一新,地面刷了绿色的地板漆,非常干净,没有粉尘,用电力驱动的大石磨,将小麦磨成面粉,麦香浓郁。石磨面粉与电磨面粉不同,石磨面粉的冷加工工艺使面粉保持了小麦的原始香味和营养,做成食品后口感更佳。村书记介绍说,面粉厂采用的都是新鲜的优质小麦,生产出的面粉没有任何添加剂,更环保、更利于身体健康。石磨面粉价格也不贵,扶贫小组当即决定购买部分面粉带回支行,由员工自愿认购,同时发动员工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帮这家石磨面粉厂打开销路,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里的环保石磨面粉,使村里有富余的资金用于帮困扶贫。
近几年,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部分偏远乡村与城市的贫富悬殊逐渐加大,原始落后的农耕方式使部分乡村家庭仍处在贫困中。现在国家把扶贫工作列为重点大事来抓,工行作为国有大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履行大行的社会责任,不断加大帮困扶贫力度。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全社会都来关爱弱势群体,积极实施帮困扶贫,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共建和谐社会。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王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