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经营是银行稳健运行的内在要求,也是防范金融案件的基本前提,是每一个员工必须履行的职责,同时也是保障自己切身利益的有力武器。通过对建行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使大家对合规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更深一层的认识到银行员工的价值准则、经营观念、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及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推动建设银行改革与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合规操作涉及银行各条线、各部门,覆盖银行业务的每一个环节,商业银行必须将合规意识渗透到每一名员工,使其明确合规经营意义重大。
首先,合规经营是防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需要。合规经营是规范操作行为,遏制违规违纪问题和防范案件发生,全面防范风险,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因为合规与银行的成本控制、风险控制、资本回报等银行经营的核心要素具有正相关的关系,能为银行创造价值,而且有效的合规经营能将合规风险消除于无形。只有“学规范、明操守、重合规”,建立起合规经营的文化,领会合规经营的内涵,真正贯彻执行合规经营的内容,才能防范各种风险。首先就是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特别是规章制度,使员工明白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目前建行规章制度不断更新,业务流程不断优化,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的规定,才能做到按章操作,为客户提供最佳的服务。其次,就是要明白职业操守,遵守职业道德。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自觉养成遵章守纪的习惯。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以合规操作为荣,以违反制度为耻。再次,就是要合规操作。首先要有合规操作的意识,然后通过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实际工作中,有的客户觉得建行制度繁杂,嫌麻烦,柜员有时也会有这种思想。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银行作为一个资金的聚集地,风险无处不在,只有按章操作,才能保障建行资金安全,才能保护我们自己。
其次,合规经营是完善商业银行制度体系的需要。银行赖以生存的质量效益源于依法合规经营,源于产生质量和效益的每一个环节,源于每一个岗位的每一位员工。所以银行的发展一定要以合法、合规经营为前提,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预防风险。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升合规操作意识。“没有规矩何成方圆”,在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大家都很清楚地意识到:只有更耐心、周到、快捷的优质服务才能为建行争取更多的客户,赢得更好的社会形象。建行每天面对形形色色不同层次的客户和形形色色事物,更加要求一线员工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加强合规操作意识,并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空话。有时,总是觉得有的规章制度在束缚着业务的办理,在制约着业务发展,细细想来,其实不然,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不是凭空想象出来产物,而是在经历过许许多多实际工作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只有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才有保护自已的权益和维护广大客户的权益能力。各项规章制度正如一架庞大的机器,每一项制度都是一个机器零件,如果不按程序去操作维护它,哪怕是少了一颗锣丝钉,也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各项制度的维护和贯彻是要广大的员工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执行,不是某一人来执行的,而是要一个集体相互制约、监督来实施的。
再次,合规经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因为合规经营就是为业务保驾护航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业务发展服务的。在发展、开拓业务和同业竞争中,只有紧紧遵循合规经营的理念,提高管理的质量,才能保证建行的经久不衰。增强规章制度的执行与监督防范案件意识。规章制度的执行与否,取决于广大员工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清醒认识与熟练掌握程度,有规不遵,有章不遁是各行业之大忌,车行千里始之有道,对于规章制度的执行,就一线员工而言,从内部讲要做到从我做起,正确办理每一笔业务,认真审核,监督业务的合法合规,严格执行业务操作系统安全防范,抵制各种违规作业等等,做好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不能碍于同事情面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背离规章制度而不顾。坚持至始至终地按规章办事。如此以来,制度才得于实施,资金安全防范才有保障。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能得到好的执行,那也将走向它的反面。近年来,金融系统发生的经济案件,不仅干扰破坏了经济金融秩序,而且严重地损害了银行的社会信誉。采取相应措施,从源头上加强预防,是新时期防范金融犯罪的一道重要防线。健全规章制度,严格内部管理,是预防经济案件的保证。为此要认真抓好制度建设,一方面要根据一线员工工作的特点,组织学习,通过学习,使各岗位人员真正做到明职责、细制度、严操作。有效的事前防范与监督是预防经济案件的重要环节,本岗位的自我检查与自我免疫是第一位的;其次可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自检自查、上级检查、交插互查等方法,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偏差,对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内控与制约。
总之,每名员工都要把“诚信、正直、守法、合规”的理念牢记,将“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根植于心,争做遵规守纪的银行人,为实现建行持续稳健经营,快速发展既定目标贡献力量。
(鲁启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孔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