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脱实向虚 银行需警惕资产泡沫引发金融风险

2016-07-28 09:23:00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陈植

  抑制资产泡沫

  7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其中,“抑制资产泡沫”被提及受到广泛关注,这表明中央关注到目前经济中部分资产出现“泡沫化”。

  在外界看来,房地产市场是“泡沫化”显现的地方之一,过去一段时间,土地市场“三高”频现,房价上涨明显,而大量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使得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局部泡沫。在股票市场,虽然整体估值相比过去已经降低不少,但是市盈率超百倍的公司仍然不在少数,另外就是市场对部分概念的炒作,也形成了局部泡沫,不过监管层正在多方式进行监管,让市场健康发展。作为资金的中枢,银行业也在警惕资产泡沫风险。

  导读

  目前,一种比较流行的杠杆融资方式,就是银行为企业融资需求度身定制结构化理财产品,通过分级的份额架构募集银行理财资金,帮企业放大杠杆。

  7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称,要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其中,降成本的重点是增加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抑制资产泡沫和降低宏观税负。

  在多位银行业内人士看来,会议也向金融市场传递了一个新信号,即金融监管部门可能会采取措施,抑制资产泡沫。

  一位接近监管部门的知情人士透露,银监会等相关部门已经注意到资产泡沫可能衍生坏账风险。尤其是在次贷危机爆发后,中国出台多项政策支撑经济高速增长,导致银行业贷款与GDP的比率大幅抬高,而不少信贷资金恰恰流向房地产、证券投资与大宗商品市场,一旦这些资产泡沫破裂,相应的银行不良贷款情况将会恶化,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银行金融体系的稳定。

  “当前监管部门比较难以判断的是,不良贷款率究竟有多大的比例来自经济增速放缓引发的资产泡沫破裂与企业周期性经营压力,多少比例来自银行的操作风险,包括某些银行的不合规操作。”上述知情人士直言。但不容忽视的是,未来一段时间国内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仍会继续攀升,已经成为银行业的一项共识。

  遏制银行资金脱实入虚

  有投资机构做过测算,若中国延续贷款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将银行业贷款与GDP的比率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准,假设2020年之前中国GDP年化增速为6%,到时GDP新增额将达到23万亿,与此对应的是,新增不良贷款也可能会超过5万亿-6万亿,若将新增不良贷款额和新增GDP相除,这个比率有可能会影响到国内银行体系的稳定。

  在上述知情人士看来,新增不良贷款额之所以较高,主要取决于多个因素,首先,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转型,经济增速下滑,导致银行业信贷风险相应上升;其次,中国金融改革正在深化,可能曝露某些此前被隐藏的坏账风险;还有就是资产泡沫破裂势必衍生较高的坏账额。

  “尤其是资产泡沫破裂,很可能成为一颗不定时炸弹,对银行体系构成突然性的较大冲击。”上述知情人士认为。但银行对此也需要承担某些责任。

  多位银行机构人士透露,随着2009年相关部门放松银根应对次贷危机冲击,大量信贷资本都流向证券市场、房地产与大宗商品市场进行套利交易。

  最初,部分企业主要采取迂回策略,即先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再向银行申请流动性贷款弥补经营缺口,随着银行加大对信贷资金流向的监管,他们转而借助结构化融资工具采取杠杆融资,反而将更多银行理财资金投向房地产、证券、大宗商品投资等领域。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王桂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