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农商行多举措构建风险防控体系 推动全行高质量发展

2019-10-15 09:57:00来源:大众网作者:

  诸城农商银行发起设立的舜丰村镇银行作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支农支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风险防控体系、风险抵御能力相对较弱。随着金融业监管力度的不断增大,金融业改革的不断加快,潜在风险将得到充分的暴露,为前瞻性防范风险,将不断强化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坚持把风险防控作为经营发展的第一责任和重中之重,多措并举,多层设计,积极构建科学、严谨、动态化的风险防控体系,推动全行实现高质量发展。

  强化制度管控,夯实信用风险防范基石。一是坚定不移的走“阳光经营”的发展道路。制定了阳光信贷“四不原则”(即:不喝客户一杯水、不抽客户一支烟、不吃客户一顿饭、不贪客户一分钱),形成了阳光、廉洁、高效的服务体系,从服务理念上构筑第一道“红色”防线。二是认真落实贷款“三查”制度。严格执行贷款准入原则,优选有实力、有信誉的客户,对于征信状况差、社会信誉不好、第一还款来源不好的客户不予办理,严格第一还款来源,坚持办理第一还款来源充足的贷款,积极防范不良资产的发生,坚持双人调查,直接调查和间接调查相结合,全面把控风险;贷中审查,风险经理、贷审委审查贷款的合理合规性;贷后检查时,定期对借款人进行跟踪调查,对借款人执行借款合同情况、资信情况、收入情况、抵(质)押物现状及担保人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检查,及时分散和化解风险。三是建立“四个中心”。根据“审贷分离、贷放分控”的原则,将信贷流程管理分配至四个中心,有效整合优化资源,进一步提高信贷业务专业化、规范化、流程化水平,不断强化风险防控措施,提升信贷质量,努力保障信贷资金安全。

  强化流动性管控,健全流动性风险防范机制。一是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正确处理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关系,充分认识与准确把握流动性管理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在经营决策时充分考虑流动性问题,从全局把握、合理部署流动性管理战略,在确保资金安全和充足的流动性前提下,实现盈利。二是加强资金头寸管理。每日对全行资金进出进行统一匡算,实时计算头寸信息,对大额资金走向进行及时跟踪,科学合理地制定存放同业限额和期限,确保充足的资金流动性;在节假日期间,做好资金预测工作,各网点备足现金、系统内备付金,确保正常支付的资金需求,有效规避流动性风险。三是加强流动性监测。每月开展流动性指标监测,分析流动性指标变化因素,定期开展流动性压力测试,评估未来出现流动性风险的情况下的风险承担水平,更加准确的度量我行所承受的风险,并提前采取措施将损失降到最小。

  强化合规管控,筑牢操作风险防范理念。一是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合规教育,提升员工对“合规既效益”高度认知与践行力。工作实践中,从“管人”和“管制度”两个层面着手,不断提升“三个强化”,即强化责任意识,让每位员工成为遵规守纪的践行者,合规文化的引领者;强化责任担当,深究责任,强化员工责任担当意识;强化监督,加强岗位责任以及各业务条线检查与审计,将监督管理关口前移,构建“人人合规、主动合规”和“不能违规、不敢违规、不愿违规”的合规文化。二是各职能部室紧密配合,联查联防,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结合行内各业务条线检查及“市场乱象整治”工作要点,紧盯风险,通过加强对重要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与审计,进一步明确各流程环节岗位职责、风险要点、操作规范、合规要求,增强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切实督导并发挥好各业务条线和支行网点贴近业务一线、熟悉和掌握本条线风险状况的优势,承担起内控合规管理第一责任,守住第一道防线,让合规文化成为引领与构建风险防范长效机制的动力源。(郭振华)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王英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