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银行>银行新闻

农发行聊城市分行倾力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19

/ 11/19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手机查看

  

  聊城,因水而兴,以水而名。这里是黄河流经的地方,河水奔涌向前,永不停息。黄河是聊城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命脉,每年提供8亿多立方米的水源补给,灌溉全市540多万亩农田,成就了“江北水城”的城市品牌。

  近年来,农发行聊城市分行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优势,积极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让黄河岸畔换了“人间”,水城旧貌换新颜,奏响了一曲曲幸福新生活的民生欢歌。

  母亲之河:建设节约集约新高地

  巍巍泰山脚下,滔滔黄河岸畔,闪耀着一颗绿色明珠,这就是“中国黄河鲤鱼之乡”——聊城市东阿县。曾经,这里因地处黄河故道和引黄沉沙的缘故,境内耕地沙化严重,如今,这里绿波浩渺,良田万顷。地处黄河岸畔,引黄工程灌溉滋养着这片土地,但仍然存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农业用水利用率不高的矛盾。

  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改善耕地质量,东阿县政府决定推进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水肥一体化建设项目。农发行聊城市分行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对接,深入调研,开辟绿色通道,优化信贷流程,最终成功争取3.6亿元政策性信贷资金用于扶持该项目的建设实施。

  一年后的丰收时节,在位于牛角店镇的种植基地里,颗粒饱满的大豆正等待着联合收割机的到来。“多亏了农发行的大力支持,咱们这个‘水肥一体化’项目才能顺利实施。这短短一年间,项目覆盖面积1万亩左右,告别了过去‘靠天吃饭’‘大水漫灌’的用水方式,实现了农业用水由粗放式向节约集约用水的转变。”东阿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赵吉岭告诉我们。

  该项目完成后灌溉区内可实现节水30%以上,用水保证率达85%以上,节肥30%左右,同时还可调节土壤结构,增产幅度达到15%左右,对节约水资源、保护黄河流域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聊城,地处鲁西黄河冲积平原,每年引用客水量约占总用水量的一半以上,缺口较大,目前,仍有3112个村、239万人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事关民生福祉和群众身心健康。聊城市立足实际,提出了“全省两年攻坚、聊城一年完成”的目标,并决定于今年年底前全部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该项工程共涉及全市11个县(市、区),其中,投资最多的是莘县。

  为解决莘县城区及朝城镇以北18个乡(镇)56万居民还在饮用地下水的问题,莘县实施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该工程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莘州水库作为水源地,建设日处理净水能力6万吨的水厂,把安全优质的自来水通过配水管网输送到18个乡(镇),彻底解决56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如今,在莘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施工现场,处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作业场景,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的安装调试着净水设备。“为确保这28个乡镇56万居民年底能够喝上放心水,我们加班加点争取加快工程进度。时间紧,任务重,资金需求也比较紧急,农发行的资金支持可谓是‘及时雨’,为咱们的这项民生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莘州水库党支部书记王振元说道。

  据了解,农发行聊城市分行共支持水利项目8个,累计发放贷款31亿元,支持新建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水库8座,增加蓄水9737万立方米,为聊城居民引来了甘甜的黄河水、长江水。有了充足的优质水源,聊城的饮水安全工作也有了有力保障,预计到2019年年底前,聊城将全面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实现“同网、同源、同质”“一县一网”和“全部达标”的供水目标。

  

   绿色之河:绘就生态发展新画卷

  黄河流域的生态综合治理不仅仅是水质的改善,更是一场聚焦转型的绿色发展之路。一条条绿色长廊、一片片茂密树林、一道道生态景观、一座座美丽村庄,深秋的黄河之畔,一个河湖秀美、宜居宜业的大美聊城正在鲁西大地展露芳容。

  2016年10月27日,聊城市委、市政府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动员会上发出动员令: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坚决打赢“创森”攻坚战。铿锵有力的承诺,言犹在耳。

  地处黄河岸畔的聊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对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农发行聊城市分行敏锐的捕捉到这一点,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主动对接相关部门,积极为“创森”工作争取信贷资金,全力支持生态聊城、美丽聊城建设。在各方的积极努力下,该行成功为茌平创森及生态综合治理PPP项目争取5.2亿元信贷资金,增加绿化面积5.3万亩。

  深秋时节,金牛湖畔,景观苗木披上“金衣”,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还有一对对拍婚纱照的新人。如今的茌平区,市民抬头可见绿、出门有林荫、附近有公园,随时随地可以亲近自然、享受绿色。绿色聊城的生态画卷正变得楚楚动人,绿色生态也成为聊城最大的财富和特色。

  “昔日风沙地,今日赛江南”,这是聊城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创森”成功是一段辉煌征程的里程碑,也是新的起点。

  绿色征途上,农发行聊城市分行将继续紧跟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做到支持的力度不减,服务的脚步不停,努力为森林城市建设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为“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业新聊城”贡献政策性金融力量。

  幸福之河:打造宜居宜业新水城

  住有所居、安居宜居,是万千家庭的共同心愿。对刚刚搬进阳谷县嘉和文苑小区安置房的131户居民来说,这个心愿已然成为现实。嘉和文苑小区是农发行阳谷县支行6.15亿元贷款支持的六个棚户区改造项目之一。

  “能拥有这样一个生活便利、设施齐全的栖身之所,是我们棚户区居民盼了多年的美梦。以前四口人挤在一个小平房里,没有独立厕所,冬天也没暖气。现在可好了,我们美梦成真,搬进了新房子,小区环境又好,真是幸福感倍增啊。”安置户李新红幸福的告诉记者。

  在小区内,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环境优美,花草茂盛,供电、网络、购物、健身设施齐全,百姓们彻底摆脱了基础设施落后、公共设施不足的居住环境,过上了曾经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棚户区改造既是暖人心的民生工程,也是稳增长的发展工程。农发行聊城市分行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支持棚户区改造项目,极大地改善了保障性安居住房的基础设施条件,有效提升了城乡居民的人居环境。目前,该行已累计支持棚改项目13个,发放贷款45亿元,支持新建安置房面积237万平方米、1.9万套,安置棚户区居民5.5万元,确保了棚改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日前,32个棚改片区项目在农发行的大力支持下,正在相继落地完工,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居民享受到棚户区改造带来的实惠。

  农发行聊城市分行通过大力支持棚户区改造,在有效帮助聊城人居环境改旧貌、换新颜,助推县城城镇化建设的同时,还能大大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盘活该片的土地资源,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滔滔母亲河由上游奔涌而来,宛若一条金色的缎带东入大海,带来了习总书记的殷殷关怀与期盼,也为聊城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9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115亿元,较年初增加18.3亿元,同比增加21.1亿元。其中:在黄河流域水利建设、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林业及土地类相关领域累计投放贷款40亿元,有效助推了聊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谈到学习习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精神,农发行聊城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王君表示:“作为政策性银行,我们将牢记‘支农为国、立行为民’的使命,以‘实干和担当’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农发行力量’。”

  奋斗成就使命,实干托起梦想。下一步,农发行聊城市分行将继续紧紧围绕国家的战略部署,加快对接黄河流域重点建设项目,围绕“助提升、重治理、促扶贫、建新绿、美乡村、快转型、抓重点”,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金融服务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全力打造政策性金融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品牌。(通讯员:王勇、李晓燕)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安蕾蕾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