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民营银行的代表,蓝海银行始终紧跟政策方向,将服务实体经济放在首位,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稳健发展。围绕主题“金融供给侧改革下的中小银行转型与发展”,蓝海银行探讨金融供给侧改革新路。
“小银行”深耕场景化 大数据平台待建设
随着金融改革不断深化,中小银行发展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比如资产负债结构重塑、服务重心下沉、产品及渠道互联网化、金融乱象得到遏制、资金脱虚向实等,唯有深化供给侧改革,通过加强金融科技赋能、跨界融合发展、构建开放银行生态圈等举措,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小银行转型。
当前,互联网银行线上C端无场景的业务已趋于饱和,依托各类场景的业务成为新的发展方向。由于此类金融服务单一且同质化程度高,客户黏性和转移成本低,且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在众多场景中产生多元需求,这为中小银行带来了机遇。场景金融能够为银行负债端、资产端、支付端、商业模式的转型全方位赋能,而金融科技将进一步推动场景金融的发展。
围绕探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方向,蓝海银行董事长陈彦认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加和完善金融组织、市场、产品等方面的供给,对于推动供给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至关重要。以蓝海银行特色场景化产品——美白条为例,通过场景金融为餐厅经营赋能,上线不到1年已累计放款24.4万笔,平均单笔放款仅300元,有效解决了中小餐厅融资难问题。
建议国家能够建立完善标准化场景大数据平台,构建统一的数据中台,实现数据的“穿透式”管理。
金融科技赋能小微 互补发展错位竞争
民营银行的成立即是银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重大举措,银保监会要求民营银行做好“差异化定位、特色化经营、创新性模式、新技术应用”,实现错位竞争发展。
围绕“中小银行如何深耕特色、服务小微”话题,蓝海银行副行长王业芳说,民营银行的定位是为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三农”,以及“双创”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同时,民营银行应具备风控能力、获客能力、科技能力等核心竞争力。中小银行应不断增强风控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以达到创新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平衡。
据了解,作为一家新型民营银行,蓝海银行得到了各级人民政府、银保监局的大力支持,充分运用科技手段赋能金融业务,在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截至10月末,蓝海银行有效客户数已近200万。
深化供给侧改革 助推普惠金融发展
蓝海银行自开业以来,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始终践行普惠金融、互联互通理念,积极创新服务小微和双创的金融产品,走出了一条线上线下融合并进的类互联网银行发展新路。先后推出服务小微企业产品品牌“商贴宝、蓝惠贷、蓝邸贷、惠农贷”,基于区块链技术推出了线上应收账款服务平台(海e链平台),银票秒贴产品推出了“银贴宝”产品。在场景化金融建设方面,创新研发了“蓝惠贷“、”美白条”等产品。同时,探索发展本地特色港口业务,推动物流金融发展,真正实现将普惠金融理念落到实处。
贯彻国家金融供给侧改革方针,深耕服务小微实体经济。未来,蓝海银行将在监管部门指导下,秉承“科技金融、连接你我”的核心使命,深入践行普惠金融战略,用科技金融撬动业务转型升级,全力服务实体经济、民营经济和普惠金融发展,为银行业供给侧改革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