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方银行而言,加入朋友圈不但要求其“名”,更要得其“实”,以争取深度合作,发挥协同效应,实现资源互补。总体来看,地方银行组建和加入朋友圈表现得比国有大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更迫切、更主动、热情也更高。
为什么银行
如此热衷朋友圈?
对地方银行而言,加入朋友圈不但要求其“名”,更要得其“实”,以争取深度合作,发挥协同效应,实现资源互补。至于谁当盟主倒不那么重要。多重身份集于一身,恰恰反映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正处于多层次、立体化的金融生态体系中。
一则“12家股份制银行发起网络金融联盟”的新闻近日刷爆网络。对此,平时对银行业关注不多、了解有限的媒体和大众难免疑窦丛生:莫不是“追求暴利”的银行又在拉帮结派弄什么垄断俱乐部或托拉斯?
事实上,银行组建或加入朋友圈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国际上,银行之间牵手的例子更屡见不鲜。2012年6月以来,欧洲各国便一直致力于建设超国家的欧洲银行业联盟,直接负责欧元区130家规模最大的银行和另200家跨境银行的监管、清算和救助等事宜。在美国,资产规模从2亿到100亿美元不等的200多家社区银行组成了BAnCAlliance联盟,以期能与六大银行集团这等庞然大物同台竞技。为应对区块链的挑战,美国银行、花旗银行、汇丰银行、富国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等全球银行巨头纷纷加入了R3区块链联盟。
翻开中国近现代金融史,民国时期“南三行”互为股肱的旧事也令人津津乐道。浙江兴业银行(601166,买入)、浙江实业银行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三家江浙资本设立的银行皆以上海为基地,在经营上互相声援,在人事上互相交流。通过对开户头,三行间的票据可不依托其他银行或钱庄代理而自行轧抵清算;三行头寸遇有紧缺时,彼此融通支援。盐业银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和大陆银行的“四行联合营业”同样有声有色。
目前,国内银行几种常见的朋友圈包括:第一类为大型国有银行朋友圈。今年初,工、农、中、建、交五大行集体宣布,将对各自客户通过手机银行办理的跨行或异地转账、汇款业务免收手续费,并对客户5000元以下的境内人民币网上银行转账汇款免收手续费。第二类是中型股份制银行之间的朋友圈。此次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正式签署了商业银行账户互联互通合作协议,只要拥有任意一家成员银行的银行卡,便可购买其他银行的理财产品。第三类是地方银行为主的朋友圈。具体而言又可细分为两类:一是省内银行组建的联盟。如2008年由山东省14家城市商业银行借鉴德国储蓄银行联合发展的经验,共同出资设立“山东城商行联盟”。2015年2月,陕西城市商业银行也组建了合作联盟。二是跨省联盟。如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商业银行合作,以及2015年由丝绸之路经济带所辖省市区的23家金融机构携手共建的“一带一路”金融联盟。此外,还有打破上述严格按银行性质和规模划分的第四类跨界朋友圈。典型代表是2012年由民生银行(600016,买入)(01988)、包商银行、哈尔滨银行(06138)与城商行发起的“亚洲金融(00662)合作联盟”。
不同类型的银行加入朋友圈的动机差异显著。大型银行抗风险能力较强,机构网点和业务资源分布广泛,构建朋友圈除应对互联网金融竞争外,主要还在于对政策施加更大影响力。股份制银行面临“上有大行、下有小行、外有新金融”三重压力,意在抱团取暖。对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业务相对单一、地域性较强的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而言,在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中小企业信用违约风险急剧上升、《存款保险条例》允许银行破产等背景下,加入朋友圈尤有必要性:一是需要共享业务资源,实现金融服务跨地域延伸。如今年4月,20余家省级城商行成立了“全国省级城商行大资管合作联盟”,共同探讨城商行的投行及资管业务合作模式,并就涉资170多亿的优质重点项目达成了合作意向。去年9月成立的“环渤海银银合作平台”吸引了70多家地方银行参与;二是需要共享中后台资源,降低运营成本。如“山东城商行联盟”的主要职责是为该省各城商行提供集约化的后台支持服务,其本身不具有管理职能,不参与股东行的业务运营和经营管理;三是需要强化流动性安全,在危机下守望相助。去年9月,北京银行(601169,买入)、上海银行、江苏银行(600919,买入)在内的20家“千亿级”城商行共同签署了“建立城商行流动性互助合作机制倡议书”。
总体来看,地方银行组建和加入朋友圈表现得比国有大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更迫切、更主动、热情也更高。地方银行加入朋友圈,不但要求其“名”,更要得其“实”以争取深度合作,发挥协同效应,实现资源互补。笔者以为,未来地方银行之间的战略合作重点应放在推动银行业务协同创新、组建中后台支持共享平台、共建区域内银行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合作银行)的流动性互助机制等安全网络等方面。
至于谁当盟主倒不那么重要。也许某银行在这个圈子是追随者,在另一个圈子就是主导者。多重身份集于一身,恰恰反映出我国商业银行正处于多层次、立体化的金融生态体系中。长远来看,一些老圈子会逐渐融合,部分徒具形式的圈子将悄然湮灭,新圈子还将不断产生,并且很可能不再仅限于银行或某一类银行。届时,各种银行、各类非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重点企业都将齐聚在一个更为庞大、更加包容的银行朋友圈中。
(作者系江西银行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王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