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search
改善运营的模式 应对经济调整风险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高国华  时间:2008-12-02 11:26:00   【浏览字号:

    新华财经有限公司资信评级部门日前发布的《2008年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信用风险报告——宏观环境篇》,对中国银行业的宏观经营环境,以及次贷危机和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国银行业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报告指出,全球经济下行中的宏观经济调整是现阶段影响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的最重要因素,但同时也是推动中国银行业加快业务转型和效率提升以及改善信用水平的一个契机。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入侵实体经济,在全球经济下行这一背景下进行的宏观经济调整,在现阶段已对中国银行业的信用风险产生重要影响。不过,由于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前景依旧乐观,新华财经副总裁兼资信评级及研究负责人陈松兴博士指出:“充足的外汇储备和财政盈余使政府更具有应对外部挑战的能力,同时,中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也仍然存在相当大的调整空间,政府出台的各项措施将对促进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这将为银行的发展提供较为良好的基础。但经济结构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落实密集出台的多项措施尚需时日,银行必须在此过程中遵守严格的信贷标准,以免造成新的不良贷款。”

  目前,在宏观经济调整的背景下,银行提升信用状况将主要依赖于其借助国家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机会,实现业务模式的转型和业务能力的提升,改善管理水平并提高风险控制能力。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政策的实施及银行利差空间的可能压缩,银行业有必要寻求差异化定价能力的突破,并逐步拓展中间业务渠道,扩大手续费及佣金等非息收入的比重,提高盈利质量;银行业也应借助国家经济政策调整之机,扩大对基建项目和中小企业的融资,实现贷款组合的多元化,增强经营的稳定性和抵御经济周期性变化的能力。此外,中国银行业的商业化与现代化发展历程较短,在经历了快速成长期之后,现在也有必要着力提升内部管理与风险控制能力。

  面对当前突出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陈松兴博士表示:“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还有赖于银行信用风险控制能力和风险定价能力的提高。发展全国性而非地方性的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也不失为一个良策,这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成功运行的先例。通过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担保,可以使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直接降低,办理意愿提高。此外,资本市场的发展、信用体系建设、税收政策等多方面的同步发展和改革措施也需要相配合。”

  新华财经对中小企业银行的建立则持审慎态度。报告指出,中小企业的放款风险偏高,若银行主要从事中小企业放款,将有风险过于集中的问题。而且,中小企业银行规模不足,资金成本可能过高。一旦大型银行加入竞争中小企业的放款,中小企业银行的生存环境则更为艰难。虽然中小企业银行可以解决眼前的部分问题,但将有可能成为未来金融市场的大问题,并增加金融体系的风险。

编辑:吴毅斐
>>浏览更多热点新闻,了解更多财经知识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论坛精华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