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银行>银行资讯

上交所出炉配套细则 银行赴交易所发债障碍扫清

2014年01月13日 09:44作者:况玉清来源:北京商报

继去年11月监管层放行商业银行赴交易所市场发行公司债之后,昨日上交所正式披露了相关实施细则,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将正式获准进入交易所市场发行公司债。按照上交所的要求,目前只允许上市银行(境内或境外)进场发债,且每期非公开发行的减记债的投资者合计不得超过200人。

  继去年11月监管层放行商业银行赴交易所市场发行公司债之后,昨日上交所正式披露了相关实施细则,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将正式获准进入交易所市场发行公司债。按照上交所的要求,目前只允许上市银行(境内或境外)进场发债,且每期非公开发行的减记债的投资者合计不得超过200人。

  上交所昨日发布《关于商业银行发行公司债券补充资本及其上市交易、转让相关事项的通知》,对商业银行赴上交所发行公司债的相关流程进行了明确公示和规范。实际上,早在去年11月8日,证监会和银监会就已经联合发布了《关于商业银行发行公司债券补充资本的指导意见》,允许商业银行赴交易所市场发行公司债。但由于上交所一直未出炉相应的配套细则,因此在随后的两个月时间里,商业银行发行公司债实际处于“监管已放行,但暂时无法成行”的状态。因此,上交所《通知》的出炉,意味着商业银行发行公司债的最后障碍已经扫清。

  我国的债券市场分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这是商业银行首次获准在交易所市场发行公司债,而在此之前,银行间市场还是商业银行发债的惟一通道。担任这一试水排头兵的工具为减记债,为公司债性质,是商业银行新兴的二级资本补充工具,它与一般公司债最大不同在于,一般公司债主要是为补充银行资本金,满足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需要,含减记条款的公司债,在银行不良率上升较快时,可直接对冲不良贷款,但同时,债权人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减记债的偿还顺序排在存款人和一般债权人之后。此前,商业银行已被允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减记债。

  不过按照上交所的要求,商业银行赴上交所发行减记债仍然有门槛限制,只有上市银行才有资格进场发债,不过上交所并未限制发债银行的上市地,无论境内还是境外上市的中资银行都具有进场资格。上交所规定,发行人在获得银监会的资本工具属性确认和监管意见后,既可以选择报证监会核准后公开发行,也可以选择经上交所备案后非公开发行。每期非公开发行的减记债的投资者合计不得超过200人。

  据悉,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和上交所积极推动含有减记条款的二级资本工具,即减记债来交易所试点发行。目前,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已陆续向银监会提出减记债发行申请。

  分析人士认为,商业银行赴交易所发行减记债有两大积极意义,一是此举有利于加快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互融互通,二是创新性地拓宽了商业银行的融资渠道。长期以来,我国的商业银行业资本补充工具较为单一,仅有普通股、次级债等少数品种,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和二级资本工具相对匮乏,这也令中资银行在“巴塞尔三”确定的全球银行统一监管标准面前缺乏完善的风险分级防控机制,风控短板也逐步暴露。

  或许正是这一工具的重要性,减记债在监管放行之后也颇受银行欢迎,目前已经有多家银行向银监会提交了发行减记债的申请。预计在上交所开闸之后,首单会很快发出。

原标题:上交所出炉配套细则 银行赴交易所发债障碍扫清

初审编辑:吴毅斐
责任编辑:郭威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