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十二年见义勇为,今朝千里寻梦萦恩人

2014-09-16 14:22:00来源:大众网作者:通讯员 鲁启轩
分享到:

岩岩泰山脚下,汤汤汶水之滨,乃华夏首善之区。古往今来,民风淳朴,乐善好施,见义勇为。英雄辈出,侠义绵绵。且施恩不图报,善举不留名。

  常跃、谢伟善举纪略

  岩岩泰山脚下,汤汤汶水之滨,乃华夏首善之区。古往今来,民风淳朴,乐善好施,见义勇为。英雄辈出,侠义绵绵。且施恩不图报,善举不留名。

  一

  2010年11月21日,《泰安日报》社收到一封“恳请助寻救命恩人”的来信。沉寂12年前两位救人英雄的事迹浮现在我们面前……

  来信人李梦艺,男,今年20岁,是北京的一名大学生。12年前,1998年10月1日,时年8岁的小梦艺,随父母到泰山旅游。下午5时,游览至泰山黑龙潭,在水边玩耍时不慎滑入潭中,救子心切的父亲跳入水中,想把孩子托上岸去,无奈水下石坡长满了青苔非常滑,父子俩越向上爬就越往下滑,筋疲力尽的父子俩滑到了水深的潭中央,挣扎着,眼看着向下沉,情况万分危急,岸上的母亲已吓得瘫倒在潭边。这时只见两个人影跑来,一个青年甩掉外衣跳入冷冽的水中,从父亲怀中拉出孩子,便向岸边推去,十米,五米,一米,后到的青年在岸边接应。由于石坡太滑,推了几次岸上的青年也没有接住。这时,水中的青年也有些力竭,只见他深吸一口气,潜水竭尽全力把孩子向岸上推去,岸边的青年顺势抓住孩子的手奋力上拉。孩子得救了。之后,他们又合力把孩子的父亲救上岸。当夫妻二人见孩子无大碍,惊魂甫定,回过神来找救命恩人时,发现他们已经悄然离去,消失在泰山秋色阑珊中。

  经过打听路人,他们一家三口得知下水的青年叫常跃(音),岸边接应的青年叫谢伟(音)。

  后由于父亲工作调动,李梦艺一家到了北京。10多年来,李梦艺的父母曾多次通过朋友帮助寻找,但均没有得到救命恩人的任何信息。父母每每用恩人的行为激励李梦艺的成长,而今他已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时光倥偬,白驹过隙。时至今日,两位泰安叔叔的名字(音)深深烙在了李梦艺的脑海,彼时彼刻的场景,依然清晰如昨。找到恩人已成为李梦艺心头难了的心结,也就有了文首的一幕。

  接到信后,《泰安日报》记者认为两个英雄救人的事迹以及李梦艺12年后找恩人,完全符合我市建设强市名城的战略,进行宣传报道,对弘扬泰山精神、礼赞传统美德,歌颂见义勇为,赞美施恩与报恩精神,提振社会正气,意义重大。

  于是,2010年11月24日至26日,《泰安日报》、《泰山晨刊》连续三天,同时发出了寻找英雄的呼唤:“常跃、谢伟,当年这两位风华正茂的青年如今进入中年了吧,你们在哪里?你们可知,远在北京有人执著地寻找了你们12年? 如果你,正是李梦艺要找的恩人,如果你有名叫常跃、谢伟的亲戚、朋友,请速与我们联系。”

  

  一时间,常跃、谢伟成为媒体和市民街谈巷议的新闻人物。很快,经过热心读者提供的线索,找到了常跃、谢伟两位英雄。

  社会各界十分热切地关注这一新闻后续的发展,据报道,李梦艺对找到常跃、谢伟两位英雄叔叔欣喜若狂,非常感谢《泰安日报》社、泰安人民对他的支持和帮助,并表示,择日专程拜见两位恩人。我们期待李梦艺实现梦想的一天早日到来。

  常跃、谢伟何许人也?

  常跃 男,1961 年10 月出生,中共党员。原任岱岳区建委秘书科科长。现任泰安市海韵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他热爱泰山文化,担任泰山文化协会的理事和《泰山研究》编辑部执行主编,是一名宣传泰山文化的义工。在《泰山研究》付梓遇到经费困难时,多次慷慨解囊,给予资助。经常写一些文学作品,赞美泰山,宣传泰山。先后获得《泰安日报》通讯报道二等奖、泰山文化协会《泰山研究》编辑部主编奖。他常说,“是泰山文化滋育了我,为泰山做点贡献是应该的”。

  他的孝道,四邻八舍有口皆碑。身为长子,更多担负起父母的养老义务。父亲是离休老干部, 四十多年糖尿病,并发症很多,他常年天南地北、舍家撇业地陪父亲看病求医,无微不至,父子情深。2004年,当他看到父母居住条件差,就购置了一套新居,让父母搬过去住,自己仍住在旧房子里。2010年春,父亲过世,他干脆搬到老人处整日陪伴着母亲。绝不留下“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

  军人家庭出生的他,在父亲的影响和家庭环境的熏陶下,自小便有些“英雄主义情结”。救人不止一次,早在 1982年的一天,晚上7点多钟去朋友家聚会,经过东关梳洗河上附近的一座桥时,听到了微弱的呻吟,原来,一位80多岁的老人失足摔在桥下。他赶紧把老人救上来,并把他背到附近一个工厂的传达室,与其家人联系。直待晚上10点多,老人的女儿千恩万谢之后,将他接走。

  1993年,岱岳区委组织部选派后备干部到企业任职锻炼,他担任泰安市第二装饰工程公司副经理。作为一名党员,他看到企业经营不景气,挺身而出,带领一批职工闯市场,包工程,解决职工就业收入和生活困难,并资助培养了部分职工走上自立自强创业之路。

  谢伟,男,196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时任建设银行泰安分行机关团总支书记;历任建行泰山区支行行长等。现任建设银行泰安分行风险管理部经理。

  生长在农村的他,没有辜负父老乡亲们的期望,自强不息,刻苦学习,名列前茅,学生时代,先后担任班长、团支部书记,学校学生会部长。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毕业后分配到建行,来到了城市,从来没有忘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要扶贫济困,回报社会 1989年,他是泰安市第一批下乡包村扶贫干部。来到了宁阳县青川围子村,两年的时间里,为当地父老乡亲办实事、谋出路;大力扶持村办企业;从科研院校聘请专家讲解科学种田、施肥等农业知识,青川围子村当年获得了大丰收;救助贫困村民,做出了很多感人的事,被誉为“村民的贴心人”。

  他在建行工作中,业务熟,脑子清,心眼正,不傲躁,不谋私,爱岗敬业、团结奉献、弘扬正气。担任领导职务后,崇尚“身教重于言教”,他和他的同事们数十次拒绝了金钱和财物的诱惑;关心关爱员工,每年都亲自带领党员到困难职工家庭走访慰问,以“员工的贴心行长”闻名于全市金融系统。所在的单位先后荣获泰山区委区政府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全省金融系统精品青年文明号,是全国金融系统首家服务客户、弘扬雷锋精神的教育基地。他个人荣获全省建行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工作者,多次被评为市分行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政风行风建设先进个人并记三等功。

  

  可知,救人义举并非偶然,传统美德已通过仰之弥高的泰山文化、敦厚朴实的父老乡亲浸润了他们的身心,表现为他们的高尚行为。所以记者问起12年前救人的事,常跃和谢伟非常平静,而回答又惊人的相似:“我做的不过是每个泰安人都会做的事,这没什么。”

  一石激起了千层浪,《泰安日报》记者赵莎莎说:爱,常常并非惊天动地,却从平淡中透露出真、善、美的光辉。外地游客需要救助,泰安人民总是第一时间冲锋在前;普通百姓需要帮助,泰安人民总是无私奉献,八方支援;哪怕是陌生人遇险,泰安人民也总是见义勇为,伸张正义。平凡的泰安人民,依着自己善良的本性和朴素的信念,用点点滴滴的善举,铸就了一个城市的大爱灵魂,树立起新时代的道德丰碑。

  连续的报道也引发了人们对弘扬传统美德 提振社会正气的热议和思考。

  恰巧不久前,2010年10月30日外省某地发生一起将做“雷锋” 被反诬之事。14岁的初中女孩小许,放学途中搀扶一位被撞老太,结果反被老太指为撞人者,被老太骂得一直在哭。后在目击者证明下,才得以脱身。对此,有人悲观地说,世风不古,好人难当啊。

  对比两地发生的事,2010年12月3日,一位从教30年的省级优秀德育教师在《泰安晨刊》以《感恩与感动》作了深入剖析和高度评价:施恩与感恩都源于仁爱,源于中华传统美德。一封信,揭开了沉淀我们身边十二年的感人故事。敲响了弘扬泰山精神,构筑和谐社会,赞美英雄主义的洪钟大吕,如一缕缕春风,吹暖了正在努力争创国际旅游文化名城泰安人民的心房。有人说,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心叵测,济危扶困往往是自找麻烦,引火烧身;有人说,90后的孩子人生价值取向自我,是托不起的太阳,如此之类,好像社会少了些明媚,未来希望渺茫。《弟子规》言:“恩欲报,报恩长。” “能亲仁,无限好。”平凡的常跃和谢伟,不平凡的行为,是一首美丽的歌;年轻一代的李梦艺寻找英雄和感恩的举措,锲而不舍的感恩情怀,也是一首美丽的歌。恰恰印证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根深蒂固和一脉传承。好人终有好报,天地正气长存。

  社会各界反响强烈,一致认为:这件事非常具有典型的意义,首先常跃、谢伟救助外地游客,是泰山文化熏陶下,泰安人民优秀风貌的体现;其次,当前社会物欲横流,小梦艺不忘感恩,现代大学生的这种价值观、人生理念,给了我们一种春天的信号。如果说,李梦艺们是中华传统美德托起的明天的太阳,则常跃、谢伟们正是晴朗天空下的传统美德传递者。

  相信有常跃、谢伟们乃至李梦艺们的身体力行,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传统美德的脊梁定会坚如磐石,永铸辉煌。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桂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