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平安保险 > 平安动态

深发展落袋平安 新桥交出5年成绩单

2010-08-19 18:38:00    作者:贾玉宝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随着5月7日“过户手续”的顺利完成,承载着马明哲金融帝国梦想的深发展收购,终于走出了第一步。这虽然是马明哲收购的第三家银行,但也只有拥有全国网点的深发展,才能真正撑起银保交叉销售,进而实现平安保险向保险业带头大哥跃位的市场阳谋。

  而对受让方美国新桥投资(NEWBRIDGE ASIA AIV III,L.P.)而言,5年投资深发展获得6至7倍回报率,也已成为继10年前收购韩一银行后的又一成功范例。再则,深发展5年来公司银行、零售银行的市场特色,核销百亿历史不良,以及盈利能力的持续增强,则被新桥执行合伙人单伟建视为一份“能交待过去”的5年治理成绩单。

  平安过户

  中国平安7日晚公告称,新桥已将其所持有的深发展5.2亿股全部过户到中国平安名下,这使得中国平安和平安人寿持有的深发展股份由此前的1.45亿股增加到6.66亿股,占深发展总股本的21.44%,成为第一大股东。

  此次收购引起了索罗斯基金的兴趣。在深发展日前公布的一季报中,索罗斯基金赫然出现在10家调研机构名单中。季报称,2月3日,深发展接待了索罗斯基金的实地调研,谈论的主要内容有公司运营情况以及公司发展战略等。

  不过,过户事宜对这场实质性操作持续了年余、觊觎性追求持续了数年的收购来说,终是水到渠成之事。眼下,深发展同步关注的是对平安人寿定向增发的获批。这将使平安持股深发展接近30%的同时,进一步补足深发展捉襟见肘的资本充足率。

  深发展某高层人士表示,目前定向增发已经得到银监会的原则同意,证监会的审批正在进行之中。截至一季度末,深发展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66%、5.46%,远低于10%和7%的监管红线,后续发展已经遭遇阻碍。

  与深发展的期待不同,中国平安更看重的是深发展遍布全国19个城市的约300个网点,由此带来的网络和分销能力将补充中国平安物理网络的不足,深发展和平安银行的网络将共同逐步覆盖到80%的平安保险客户群。

  这也是马明哲第三次收购银行背后的原因。

  2003年与汇丰银行联合收购福建亚洲银行,2006年收购深圳市商业银行,并将两者整合成平安银行,尽管目前已收获2207亿元的银行总资产和340万张信用卡,但对中国平安盈利份额也仅占到10%以上,银行仍是短板。如果达到保险、银行、投资“三驾马车”布局的30%均衡贡献,收购深发展无疑是中国平安做大银行的新的战略增长点。此前,马明哲亦数次表示,平安将加快推进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业务均衡发展。

  不仅如此,平安银行、深发展将共同开启中国平安银保交叉销售的进程。此前,平安银行信用卡发卡量的56.5%由平安寿险贡献,而今年中国平安主推的正是渠道销售整合,银行对保险的反哺也已开始,借助银行网点,无疑是中国平安从保险业老二地位向带头大哥冲刺的最佳桥梁。

  不过,业界仍有疑问,认为中国平安的收益相当程度来自投资收益,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投资组合的质量和风险,可能会使投资资产价值下降。2008年投资富通的百亿亏损依然历历在目,而平安信托对上海证券的收购也正在进展之中。

张元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