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发:诚信经营 以人为本 勇担社会责任

2008-11-17 11:39:00    作者:吴毅斐整理   来源:大众网  

 即发集团自建立以来,始终把诚信经营作为立企之本,积极倡导“百年基业,诚信为本”的文化理念,在生产、营销、服务、管理、决策过程中始终贯穿诚实守信理念,重合同、守信用,赢得了合作伙伴和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即发集团是一家植根于农村的民营企业,大部分员工都来自农村。因此,即发集团从建立那天起,就把企业的长远发展与对职工的关爱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企业与职工实现了互促共赢,共同发展。
    发展壮大后,即发集团一直没有忘记担负的社会责任,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积极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大力扶困济贫奉献爱心,使企业与社会和谐共进,互促共荣。

    诚信经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即发集团自建立以来,始终把诚信经营作为立企之本,积极倡导“百年基业,诚信为本”的文化理念,在生产、营销、服务、管理、决策过程中始终贯穿诚实守信理念,重合同、守信用,赢得了合作伙伴和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1991年,日本第一纺织株式会社在选定世界名牌“阿迪达斯”定点生产厂家的时候,即发的针织产业刚刚兴起,当时论生产装备、技术条件还达不到生产世界级名牌的水平。在谈判的过程中,精明的外国企业家看到了即发的真诚与守信,也看到了生产的希望,初定在即发制作世界名牌,即发也看到了这次合作的发展前景。为了实践承诺,一贯善于创新进取的即发人按照客商提供的样品进行反复试验,特别是在解决面料加工皱的问题上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仅实验用料成本就达50 万元,从试验到最后生产出标准产品,即发承担了近200万元的试验成本,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个别干部和技术人员建议放弃这笔赔本的买卖,但集团领导认为,公司已经向客户作出了承诺,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做好,如果失信于客户,即发就不可能长足发展。当客商看到标准的成衣产品以后,惊叹即发“了不起”。即发的诚信和创新精神感动了客商,使他们坚定了与即发合作的信念,从每个月的5万件订单,逐步加大到后来的每月80多万件。通过合作,外商找到了理想的合作伙伴,也给即发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2003年,国外一家公司与即发签订了70多万件的秋冬服装订单。但是到了9月份,我国市场的棉花面纱价格开始大幅度上涨。如果完成这70 万件产品,仅原材料涨价因素就会使即发损失100多万元。考虑到当时接订单的时候仅仅制作了合同,但双方并未签字,所以有关业务人员提出为了企业的利益,想找这家客商提出产品提价的问题。但公司领导认为,客商7月份就已经下达了订单,尽管没有签订正式合同,但是我们也要说话算话。原材料涨价不是客商的问题,企业可以通过采取其他措施消化涨价因素,决不能转嫁给客商,即发决不能失信于每一个客商。此举使客商深受感动,当签订第二批订单的时候,客商根据中国市场原料涨价的事实主动提高产品单价,并且把每年1000多万美元的订单交给即发来做。

    以人为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即发集团是一家植根于农村的民营企业,大部分员工都来自农村。因此,即发集团从建立那天起,就把企业的长远发展与对职工的关爱紧密联系在一起,着力解决职工的政治需要、经济利益、劳动保障、知识更新等各方面问题,使企业与职工实现了互促共赢,共同发展。

    即发集团十分重视员工素质的提高,在职工中深入开展了提“素”工程,让职工充分认识到“一流的团队是由一流的人才构成的”工作理念,建立了“诚信、创新、卓越、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形成了“领导有正气、员工有士气、产品有名气、企业有生气”的良好发展环境,企业呈现出勃勃发展生机。公司规定凡通过自学进修达到大专以上学历者给予报销学费,技术专长突出评定内部职称享受职称补贴,并进入企业“人才库”。选拔重要岗位的优秀人才进入国内高校、国外企业、学府深造和实习,每年培训员工达到2000余人次,派出国外学习、培训和洽谈的团组10余个,一大批员工通过学习培训,涉外经济知识和能力大大提高。为帮助年轻员工成长,优化企业人才结构和干部梯次结构,公司挑选出28名优秀大学生进行重点培养,投资300多万元与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合作开办了MBA班,定期邀请专家教授进行讲课。目前,即发集团已聚集了826名优秀科技人才,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362人,正高级职称6人,副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56人,博士3人,硕士44人。同时,公司还聘请了国内外专家教授19人作为技术顾问,其中院士1人,博士6人,使即发集团在全国针织服装行业拥有了不可比拟的技术优势。同时,公司定期在职工中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各类生产工人和技术工人通过同台竞技,不断提高劳动技能。“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范玫玲,就是通过技术比武脱颖而出的一线工人,她十几年如一日勤学苦练,在全国首届针织工缝纫技能大赛中勇夺冠军。范玫玲的成功让职工认识到,在即发只要努力就一定有施展才能的舞台。为拓宽职工实现个人价值的渠道,即发集团开展了企业内部职称聘任制,管理干部随着业绩的积累,可以被提拔到更高管理岗位上,普通工人可以被评为各类工人技师,技术工人可以被评为染整、织布、设计等工程师。获得这些职称并被聘任的工人可以得到与管理人员的同等待遇,很好地调动起了职工的积极性。
    即发集团始终认为,农民工是企业的主人,应当全心全意为职工实事解难题。为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公司建设了500套经济适用房,以低于市场价近一半的价格销售给职工。2006年春节前夕,当菏泽农民工李岸江拿到公司建设的经济适用房钥匙时,激动地说,“我终于在千里之外的即发安家了,以前连做梦也没想到,再也不用忙活着租房子住了。”为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公司对医保结余之外的医疗费全部报销。农民工黄桂参在车间挑线头时不小心被锥子戳了右眼,医生说这只眼睛可能保不住了,公司联系了国内最好的医院和专家为小黄更换了晶体,做了角膜移植。为帮助职工解决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公司对职工子女考上高校的,按照一般高校、211高校和重点高校分别给予1000、2000、5000元奖励。每年春节,公司都组织专车送数千名外地农民工安全、准时回家过年。企业对职工的关爱,也得到了职工对企业的真诚回报,集团女工于德胜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师,一个香港客户悄悄找到她家,试图以两万元的月薪聘用她,她毫不犹豫的回答:“不可能,我如果这样做既对不起即发,更对不起老大姐陈玉兰。”

    为丰富广大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即发集团投资100多万元建立了多功能厅、图书阅览室和篮球场、乒乓球室、羽毛球室各种球类活动场所。每逢重大节日、纪念日组织举行联谊庆祝活动,“三八”妇女代表座谈会、“五四”青年知识竞赛、庆“七一”文艺晚会、“八一”拥军座谈会,“十一”文艺汇演、职工体育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较好地满足了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勇担社会责任,在无私付出中树立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公信力。

    发展壮大后,即发集团一直没有忘记担负的社会责任,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积极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大力扶困济贫奉献爱心,使企业与社会和谐共进,互促共荣。面临行业竞争激烈、原材料紧缺、能源紧张和人民币升值等来自国内外的压力,即发集团把科学发展、清洁发展和创新发展视为企业提高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能力的战略举措,确立了“设计生产零缺陷、客户服务零投诉、能源消耗零浪费、废物污物零排放”的发展目标,使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企业发展成果与社会共享。在即墨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过程中,即发集团承建了即墨市污水处理厂,每年可减少COD排放量约600多吨。虽然从企业经营角度看,投资污水处理厂见效慢,远不如投资其他领域赚钱,但即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玉兰始终说,企业只有与时代同步,真情反哺社会,创造最大的社会效益,才能体现出发展的价值。企业就要做当荣之事,要以惠及大众、奉献社会为本。

    即发集团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支援农村、关爱百姓福祉,积极参与农村劳动力培训与转移工程,共安置农民工、下岗职工、复转军人和大中专学生5000余人,通过发展配套企业、厂外加工等渠道转移农民劳动力2万余人,平均每年投放到农村的加工费近2亿元。即发集团还在沂蒙山地区建成投产发制品加工分厂15个,其中沂水分厂一、二期工程解决了当地4000多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长期以来,即发集团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广泛参与义务献血、捐助灾区、帮扶弱势群体、资助贫困儿童等社会公益活动,让每一名“即发人”都做献爱心、建和谐的表率,在参与公益事业中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据统计,近年来即发集团共为社会公益事业捐助款物1000多万元,其中为汶川大地震捐助270多万元,为即墨市农村大病医疗统筹事业捐款316万元,发动职工义务献血12万毫升,向灾区捐衣物10万余件。即发集团的领导成员对即墨二中的13名特困生进行了“一助一”结对助学。5年来,集团对贫困学生资助总额达60多万元。即发集团多年被即墨市评为“捐资助残突出贡献单位”、“无偿献血工作先进单位”、“捐资助学先进单位”和“尊师重教先进单位”等,并获得“青岛市首届慈善奖”和“青岛市奥帆赛贡献突出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吴毅斐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