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小企业快讯

清明临近 景区涨价虚火太旺

2013年04月03日 10:34作者:来源:中国网

清明,清明,“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原本是个神清气明的日子,然而国内各大景区齐齐再次涨价的消息,却让人难以清明守内,气定神闲。

  清明,清明,“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原本是个神清气明的日子,然而国内各大景区齐齐再次涨价的消息,却让人难以清明守内,气定神闲。
  四川海螺沟门票原价72元,现涨至90元;婺源景区套票原价180元,现涨至210元;云南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原价190元,现涨至258元;湖南凤凰古城原门票价0元,现一步到位148元……这是一串长长的名单,看得我心惊肉跳,思忖自己那点工资收入,除去吃喝,还真玩不起几个景点。
  通过高速免费刺激起的出游热情,就像是被一盆接一盆“冰水”浇得透心凉――一方说:出游吧,拉动内需;一方说:交钱吧,再涨30%。掐指一算,省下的高速费,连本带利全“吐还”给了景区。政策如此纠结,人们怎么会有信心?这种现状,无形消解了国家的积极惠民举措,最伤人心。
  这几年来,一波接一波的景区涨价潮,已经让普通民众怨声载道。即使是“两桶油”,也有降价的时候,但是国内景区,却是只升不降。不公平是明显的:国内旅游景点是天然的大自然资源,是属于人民大众的,岂可任由少数垄断机构独占把控,损公肥私?有专家就指出,国内自然和文化资源最终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不是一般性的产品,它涉及国民精神的养成。所以应该让所有国民以最便利的方式接近它,最基础的当然是免费,不能让人因为没钱而无法接近。故对公共资源的管理应该慎之又慎,最不该的,就是把它当作商品来开发。
  对比国内与国际景区价格,我们也不难发现,国内部分景区的价格其实已经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不少5A景区的门票价格达到了人均月收入的5%,甚至超过10%。而人均月收入远高于我国的美国、法国等,都只是象征性收费或更干脆就是免费。难怪有网友感叹:“徐霞客若是在世,恐怕早已破产,或者干脆改行了。”
  说来说去,我们到底该如何降降国内景区涨价的“虚火”?此前其实已有不少人提出:第一位是明晰景区的产权,这是解决门票价格上涨的根本途径。国家应对旅游景区的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等进行详细的规定,并尽量将产权上收,成立国家景区资产管理委员会,直接对景区的经营实施领导和监督,从而有效地规避地方政府对景区产权拥有过度造成的不合理利用现象的发生,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景区开发、运营和维护等方面的资金不足,从门票价格上“找补”本身就是等而下之的选择。相关管理部门应完善资源保护基金会制度,充分运用公共资金和私人资金,发挥基金运作的优势。同时,可以发行景区彩票,吸取小额社会资金进入资源保护领域。而地方政府应减少对景区的依赖,减免景区的税收,同时对积极支持景区发展的企业予以赋税减免,使其合理避税,实现景区、企业、政府的“共赢”。 向杰
  对比国内与国际景区价格,我们也不难发现,国内部分景区的价格其实已经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不少5A景区的门票价格达到了人均月收入的5%,甚至超过10%。而人均月收入远高于我国的美国、法国等,都只是象征性收费或更干脆就是免费。

责任编辑:文博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