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佳股份暴涨背后 模式创新受市场追捧
2013年04月08日 15:37作者:来源:中国网
从2012年的11月底的13元左右开始启动,到今年4月初,虽然大盘不断调整,但和佳股份(300273)的股价却始终坚挺地位于30元上方,5个月时间里,和佳股份的涨幅超过130%。
(中国网4月8日讯 记者安国)从2012年的11月底的13元左右开始启动,到今年4月初,虽然大盘不断调整,但和佳股份(300273)的股价却始终坚挺地位于30元上方,5个月时间里,和佳股份的涨幅超过130%。
强劲的股票走势背后,是业绩的不断超预期。今年3月30日,公司公告称,预计2013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268. 30万元-3694.60万元,比上年度增长130%-160%。
而在201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41%;实现营业利润1.3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97%;实现利润总额1.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05%。
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系受益于国家对医疗卫生领域持续增长的建设投入及公司在2012年开展营销管理改革,对营销实施分线管理,公司的主营业务得以平稳增长,其中:肿瘤微创治疗设备销售收入增长38.71%,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及工程销售收入增长46.96%。
而在这背后,则是和佳股份商业模式的创新。
“All-in-one”解决方案
3月20日,和佳股份公告称,公司将使用部分超募资金2200万元收购珠海弘陞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弘陞”),收购完成后,和佳股份将持有珠海弘陞78.75%的股权,珠海弘陞将成为和佳股份的控股子公司。
珠海弘陞主营血液净化设备,其主导产品HF400为多功能血液净化治疗装置,是唯一一台同时具备CRRT、血浆疗法、小儿专用疗法的设备。且HF400的价格仅为国际竞争对手的1/2左右,拥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公开资料显示,HF400已在众多的国内三甲医院使用,是国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国产多功能血液净化治疗装置(约占国内8%左右,超过90%为进口设备),产品功能及安全性、有效性得到广泛的认同。经国内最具知名度的血液净化医疗机构临床验证,多功能血液净化治疗装置(HF400)是目前国内外功能最齐、治疗模式最好的血液净化装置之一。装置在震惊中外的“非典事件”及“河北石家庄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抢救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多功能血液净化治疗装置的市场空间十分巨大。根据和佳股份的测算,国内多功能血液净化设备预计有10万台以上的临床需求,市场规模约为人民币300亿元;而以每年接受多功能血液净化治疗的总人数1000万人计算,相关的耗材市场规模也将达到约500亿元。
安信证券分析师陈宁浦认为,“目前国内多功能血液净化治疗装置超过90%为进口设备,高端耗材也基本依赖进口,预计未来国产产品将凭借良好的性价比优势逐步完成进口替代。”
和佳股份则在本次收购的《可研报告》中称,本次认购增资完成后,公司将在整合珠海弘陞的资源的基础上构建血液净化产业平台,并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上通过整合新的技术和产品,向血液净化设备以及相关耗材领域进行拓展。这不仅能快速拓宽公司产品线,丰富公司产品种类,还可以充分发挥公司上市后的规模效应,迅速实现公司产品的多样性,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为公司未来的持续发展营造新的利润点,符合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
和佳股份自成立以来,加大了直销渠道的投入,通过与用户之间技术、服务、信息方面的沟通与交流,增强用户对公司产品、技术服务的粘性。目前,公司已建成拥有较强控制力的直销团队,并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7个营销大区,24个办事处,拥有一支400多人的销售团队,初步覆盖全国28个省(市)的销售网络。
和佳股份认为,本次公司认购增资珠海弘陞,既能丰富公司产品线,又可以充分利用公司广阔的销售网络对血液净化产品进行销售,从而实现针对同一客户不同产品线之间的重复销售和交叉销售,有效提高营销渠道的利用效率和价值,增强公司销售能力。
和佳股份收购珠海弘陞来自公司“All-in-one”的销售策略。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未来十年医疗城镇化的浪潮中,县级医院将迎迎来新建、扩竣工后科室设的美好时代,和佳股份也把县级医院作为业务拓展的主要领域。但是,县级医院却多数面临资金匮乏和技术薄弱的难题。
而和佳股份针对这个问题,推出了为县医院量身打造的“All-in-One”解决方案。
针对县医院资金匮乏的问题,公司与环球、恒信和远东等融资租赁公司合作,引入融资租赁的销售方式;且全全套6台设备仅500万元,医院平均1.7年就能够可收回投资;
针对县医院技术水平低的问题,和佳股份对每家购入设备的医院免费赠送15台示范手术,通过20家灯塔医院、200名专家库帮助医院提高技术,并定期邀请县医院肿瘤微创中心人员参与学术交流;
针对县医院管理经验不足的问题,公司向医院提供组织架构建设、运作流程首席专家负责制度、会诊流程等具体运作参照方案;并派产品经理1-2位进驻医院,协助指导中心运作;
针对县医院科室建设之初知名度低的问题,公司派遣专业策划人员,配合医院开展宣传推广活动。
国泰君安分析师李秋实认为,公司与普通医疗器械的不同之处在于院一旦接受了公司的“All-in-One”解决方案,按公司的模式建立起科室,便在资金、技术、管理人情等各方面与公司绑定,客户粘性极高,同类医疗器械厂商进入成本高企。
分析人士认为,从整体角度而言,和佳医疗是国内第一家能提供较为完整的肿瘤微创综合治疗解决方案的企业,且公司针对县级医院需求切入分子筛供氧、DR 影像和多功能血液净化治疗装置等业务,和佳股份将形成针对县级医院一站式的设备供应商。
而且,李秋实认为,“和佳股份全面的产品线决定了‘All-in-one’解决方案难以被效仿。”
这主要是由于公司唯一家拥有8套全系列肿瘤微创设备的厂商,包括放射性粒子治疗系统、冷极视频肿瘤治疗机、介入热化灌注系统、彩色超声诊断穿刺系统、体外高频热疗机、毫米波治疗仪和CIK DC细胞治疗室。这使得大多数竞争对手难以模仿,而完成对珠海弘陞的收购之后,这种优势将更加明显。
进军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是和佳股份商业模式的又一大创新。
今年3月5日,和佳股份公告称,为增强公司控股子公司珠海恒源设备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源租赁”)的资金实力,提升市场竞争力,经与恒源租赁其他股东协商,公司拟使用超募资金30000万元向恒源租赁进行增资,完成增资后恒源租赁的注册资本将变更为人民币35000万元,公司将持有恒源租赁95.71%的股权。
恒源租赁成立于2012年7月,经营范围为机械设备租赁、医疗设备租赁服务和电子设备租赁服务。
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是公司为进一步增强公司的产品竞争力,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事实上,从2007年起,为了改善基层医疗机构大额采购短期支付能力不足的情况,和佳股份便开始逐步尝试在交易中引入融资租赁公司,为医疗机构提供融资租赁服务。
此前,公司主要与远东、环球等租赁公司合作。合作模式主要是:融资租赁向公司为医院购买指定设备,收到并签署确认单后,租赁公司向和佳股份支付全部合同金额的80-90%,在医院向租赁公司交付第一期融资租赁款后,租赁公司向和佳股份支付剩余款项。
公开资料显示,2009-2011年间,公司通过融资租赁公司实现的销售收入分别为8271万元、1.46亿元和2.11亿元,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4.48%、43.99%和43.78%,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
但是,华创证券分析师廖万国认为,这种业务模式存在一定的风险。由于金融租赁公司的风险控制因素,如远东租赁对年收入在1500万元以下的客户不提供租赁服务,大大限制了和佳的业务范围,公司自设的租赁公司将大幅刺激终端需求的增长;由于受整体金融环境影响,第三方金融租赁公司的回款情况变差,公司应收账款3季度末达到3.3亿。同比增长50%。自设融资租赁子公司将改善应收账款结构。
李秋实认为,自建融资租赁子公司的优势十分明显。
首先,节省服务费用。2011年,和佳股份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获得的2.1亿元收入中,有1000万元通过服务费的方式付给了租赁公司,而如果自建融资租赁子公司,节省的服务费将带来绝对增量;
其次,还可以获得高额利差收益。租赁公司的要收益来自医院利息与银行贷款之差,年化率达15-17%,这部分高额利差收益也将为融资租赁子公司带来绝对的增量;
再次,边际管理成本极低。在和融资租赁公司合作的过程中,租赁公司仅提供资金,而和佳股份承担了资质审查、方案设计、风险评估、项目监视等整个租赁流程的管理,因此和佳股份对融资租赁流已非常熟悉,自建租赁子公司后的边际管理成本极低;
最后,医院违约风险极低。由于和佳股份为医院提供的不仅是疗设备,而是整体科室建、盈利方案,医院购入设备后的盈利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见,因此科室亏损导致违约风险极低。事实上,从2007年和佳股份引入融资租赁销售至今,还没有发生一起医院违约事件。
廖万国预计恒源租赁2013年设备租赁合同额可达人民币3.5亿元,给公司年销售额增加约1.2亿元,净利润贡献约3000万元。
而且,廖万国认为,租赁子公司并不存在财务风险。恒源12年实现租赁总额4400万,收入197万。从财务报表上看,租赁公司的收入是利息收入与服务收入,而租赁总额是反应在资产负债表中。所以即使是发生医院退货的情况,公司的利润表是不会受到影响的。
责任编辑:文博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