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小企业快讯

唐山:转型再造工业链

2013年04月26日 10:38作者:来源:河北日报

“过去几年里,我们用全省1/4的能耗,创造了全省1/5的GDP。”身为唐山市人大代表,该市工信局局长盛新丰谈起本市产业发展多年来面临的困扰,不无苦恼。

  别让『钢铁之优』变成『钢铁之忧』

  “过去几年里,我们用全省1/4的能耗,创造了全省1/5的GDP。”身为唐山市人大代表,该市工信局局长盛新丰谈起本市产业发展多年来面临的困扰,不无苦恼。

  虽然近年来,唐山市钢铁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已下降了12.8个百分点,但仍占34.2%,而第二大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所占比重仅为14.1%,两者相差20.1%。

  2012年,唐山市万元工业增加值利润率仅为19%,较石家庄(32.7%)差13.7个百分点,比烟台(36%)、青岛(20.9%)、苏州(20.7%)分别低17、1.9和1.7个百分点;而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测评体系重要指标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31.7%,与宁波、大连、苏州等城市相比都相差10个百分点以上。“跟沿海其他城市比,唐山市产业结构偏重的特点依旧明显。”盛新丰说。

  “可以说,当前唐山工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必须转型、不转不行的重要拐点。”盛新丰认为,没有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唐山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将缺乏足够的支撑,“钢铁之优”也将变成“钢铁之忧”。

  在唐山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新当选的唐山市长陈学军在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唐山市工业经济尤其是传统产业,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积累的问题和矛盾也日益凸显。“一钢独大”的产业结构和粗放的发展方式,不仅给资源、环境带来很大压力,而且极易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一遇风吹草动,就会对企业生产经营和效益造成严重冲击。

  而在此前召开的一次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副省长、唐山市委书记姜德果更是援引美国“汽车城”底特律的悲喜兴衰,指出如果一个城市过于依赖某种单一产业,势必造成经济结构的失衡和发展模式的落伍。

  姜德果坦言,“作为重化工业城市,产业结构偏重本身并不是问题,这些产能来之不易,是我们的比较优势、是转型升级的基础、是历史的贡献,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都转到轻工业上去。”他说:“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产业也都是以重工业为主,关键在于产业产品的层次,关键在于通过科技创新,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此他提出:“解决我市面临的持续发展、结构调整、产业提升等困难挑战,最根本的要靠转型、靠升级。”      链式发展构建产业新局

  唐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谋划实施耗钢产业项目100项以上,力争经过3到5年努力,全市钢材本地深加工和消耗能力达到钢产量的五分之一;产钢县(市、区)要努力达到三分之一。”这意味着,以推进钢铁深加工、增加耗钢企业产能作为延伸产业链条的一项具体措施已被正式提上议程。

  唐山市人大代表、唐山市委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吕志玉则实打实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唐山市钢铁深加工企业中,钢结构企业附加值最低,每吨附加值平均约为200元左右,装备制造企业的附加值最高,每吨附加值平均约为3000元左右;2012年唐山市钢材产量达到8895万吨,可本地消耗仅为464万吨。如果全市钢材全部内销,以延伸产业链深加工的话,增加的附加值最低160亿元以上,最高2400亿元以上。

  在这方面唐山已有现实探索。

  迁安西部工业区的发展就颇具代表性。作为省政府批准的首批省级工业聚集区,园区按照“大项目——产业链—— 产业集群—— 产业基地”模式建设发展,突出精品钢铁、大型装备制造、煤化工等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招商,延伸加粗产业链。

  “目前三大基地已具雏形。”据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区内核心企业,首钢迁钢公司120万吨冷轧硅钢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硅钢生产线。500强企业徐州重工投资30亿元的北方工程机械制造项目已成功签约。此外,本土企业迁安市思文科德有限公司投资22亿元的八色印铁生产线项目已经试车生产;九江线材投资40亿元的240万吨型钢项目进展顺利……“产业的链式发展,关键是要做精做优前端,做大做强中端,做深做细末端。”吕志玉认为,在这方面,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主动扮演协调角色,协调市内各规划、设计、建设机构在重大工程建设和重点制造项目等用钢方面,优先选用本市钢铁企业生产的钢材,强化钢铁产业与钢铁深加工产业的对接。

  同时吕志玉还建议,借助唐山强大的区域产业积淀,加快规划建设一批大型钢铁物流园区,把众多的钢铁及钢铁深加工企业和商贸企业汇聚起来,以建设大型钢材仓储市场为基础,建立由钢厂—— 地区分销商——加工配送—— 钢铁深加工终端用户构成的业务协同全程式供应链,从而形成“大型仓储+剪切仓储+快速配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的现代化的运营模式。

  开放创新助推工业转型

  唐山市两会上,一组数字,让人很受鼓舞——尽管压力较大,但2013年唐山市财政仍然安排科技专项资金1.69亿元,促进重大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项目推广;同时安排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和创新专项资金1.36亿元,其中企业技改专项资金6300万元。

  “科技创新是调结构、转方式的中心环节。唐山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盛新丰说,无论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还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核心都离不开产业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近年来,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低,制约着唐山的转型发展。数字显示,2011年,唐山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仅为0.84%,低于全国1个百分点,低于国内同类经济规模城市2-3个百分点。同时,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研发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0.4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24个百分点;科技成果转化率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壮士断腕,只需勇气和魄力,老树新枝,则依靠智慧和见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替代产业,以技术创新支撑产业升级,成为唐山的一项必选题。基于这一共识,唐山市一批优势企业率先发力。

  在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开诚集团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一款带着摄像头的小型履带式摇臂机械在实验室闪转腾挪,一会儿爬坡过坎,一会儿涉水而行。离实验室很远的遥控器显示屏上,现场图像和空气瓦斯含量等数据适时传来。

  “和国外同类先进产品相比,我们这款机器人自重减轻了三分之二,不仅更加轻便灵活,遥控距离也达到了上千米。”在场技术人员自豪地告诉记者,这款由他们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矿用抢险探测机器人,已列入2012年国家重点新产品,成为不少矿山救援队所必备。依托这一企业高新技术,国家火炬计划机器人产业基地落户唐山。

  记者从唐山市科技局了解到,为突出创新平台的“公共”效应,唐山市以引进优质科技资源为主旨,大力建设科技合作平台。仅去年,就推介中科院成熟技术成果近300项,建设了18个实验室。同时,引进高层次、高技能紧缺专业人才1.3万人,政府“特约院士”达到72名;建立特邀院士工作站18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家。

  “唐山工业转型需要资金投入支持,更需要以开放姿态共同促进产业转型。”唐山市招商局局长李再东表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唐山首次把对外开放作为一个专题,单独部署具体安排,并且把开放的位置摆在进入沿海开放城市“第二梯队”的突破口上,把扩大对外开放的核心放在招商引资上,十分令人鼓舞。“今年我们招商的重点就是要围绕我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紧盯产业链高端和关键环节,紧盯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盯现代服务业,组织一系列小团组产业链招商,开展全方位招商。”李再东告诉记者,市招商局目前正在谋划40个重点招商项目,请市、县两级领导和市直部门领导进行责任分包,确保项目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分别达到90%、60%和50%。      

  相关:

  唐山发力弥补服务业短板

  “必须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作为唐山加快转型的突破口!”唐山市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呼声颇高。

  “如果单纯围绕着钢铁、煤炭转圈圈,唐山很难实现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唐山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委张月仙认为,服务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支撑公共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更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

  数据显示,近年来,唐山市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一直在30%左右徘徊,低于全国十几个百分点。而现代服务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旅游业、文化产业发展更明显滞后。2012年,唐山旅游业收入107.52亿元,而国内同类经济规模的“二梯队沿海城市”大连为767亿元、宁波为862.8亿元,分别是唐山的7到8倍;而唐山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经济总量的3%左右,不足国内先进城市的30%。“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要确保达到15%。”新任唐山市长陈学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要全力推动产业主辅分离,将服务业从二产中分离出来,力促现代物流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事实上,在这方面唐山已有可借鉴的成功案例:开滦集团作为唐山传统行业——— 煤炭行业的龙头企业,已经以其非煤产业特别是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全国性的关注。目前,现代物流、现代煤化工、文化旅游三大产业已经成为开滦支柱产业,其中物流营业收入突破总收入的7成,煤炭主业则退居次席,实现了一个资源型企业的成功转型。“发展物流产业,唐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唐山市发改委主任庞秋原认为,唐山近海临港,处于交通枢纽位置,同时工业企业集中,是我国北方钢铁、煤炭、矿石和石化交易中心。2011年,唐山已被确定为全国区域物流节点城市、全国流通领域物流示范城市,以此为契机,唐山市下一步将着眼于构建海陆空一体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强全市铁路、港口、机场等资源整合,支持物流园区壮大规模,加快仓储物流业发展,全面提升第三方物流的规模和水平。

  根据构想,未来几年内,唐山还将着力发展金融、保险、科技研发、信息咨询、市场营销等现代服务业。同时,进一步科学推进旅游资源的规划、整合,以清东陵保护与利用、国际旅游岛开发等十大重点项目为龙头,大力推进旅游业快速发展。记者汤润清

责任编辑:文博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