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期货

粮食产量或连续创新高

2009-02-04 09:17:00    作者:肖明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门口这些白田我估计都会变成水稻田。”

  1月27日,湖北仙桃郭河镇的种粮大户刘墨成对本报记者说。

  他说这话的时候,在印湾村自家新楼房门前的约200亩农地里,不少棉花秸杆上的棉花还历历在目。

  他告诉记者,已经可以收成的棉花不再捡回家卖,是因为去年种棉花的都没有挣到钱,甚至亏了本。

  刘墨成已经决定,今年基本上不再种棉花,要把白田(棉花)改成水田(水稻田)了。

  去年,刘墨成已经种有30多亩水稻田,8亩左右的棉花田。他决定今年再将一半以上的棉花田改种水稻。而“白田改水田”在印湾村已经蔚然成风。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等单位今年1月份对16各省市摸底发现,预测意向植棉面积减幅高达20.9%,照2008年植棉面积8789万亩(中棉所数据),今年植棉面积将下滑到7000万亩上下。另有4.4%的农户占5%播种面积即440万亩的意向植棉处于观望和等待之中。

  与此对应的是,根据各个省(市、区)发改委、物价局等部门所做的农民种植意向调查,2009年全国粮食种植面积却在增加。

  以湖北省为例,受调查的农户2009年预计户均棉花播种面积为4.95亩,比2008年减少13.01%;同时户均粮食作物预计播种面积为11.9亩,比2008年增加3.21%。其中,稻谷预计增加4.11%。

  农业部也已确定,2009年力争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6亿亩,这是2001年以来的最高额。2008年,全国初步预计的粮食种植面积数约16亿亩,比2007年增加1000万亩。考虑到实际农民种植粮食意愿大增,2009年粮食播种面积可能还会大幅增加,预计会使得粮食总产量增加,而形成粮价下跌的压力。

  本报记者了解到,2008年全国粮食产量为52850万吨,是历史最高纪录。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代表处助理张忠军认为,由于国际粮价从高位逐渐回落,政府提高粮食收购价从长期看难以持续。

  改“白”为“水”

  2008年,棉花种植由于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全国棉花单产大部分有所下降,加上纺织业不景气,收购价格下跌,棉农种植收益普遍不大,个别出现亏损,这是2009年大部分农民不愿再多种植棉花的主要原因。

  而国家在2009年初大幅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使得农民对种植粮食增加收益的信心大涨。

  郭河镇大发村魏大红去年种植有8亩多的棉花田,由于价格从3元/斤,下跌到最低的时候是1.7元/斤,这使得他延迟出售期望棉花价格后期反弹的希望落空。他去年收成的数千斤棉花仍在家里堆着。

  和魏大红同村的魏运兰告诉记者,棉花积压最大的问题是下一年农资购买等支出问题。“我的6亩多白田(棉花田)一半今年会改成水稻田。”她说。

  根据当地种植户的计算,2008年种植棉花,考虑种子、化肥涨价的因素影响,实际棉花收购在2.4元/斤才和成本持平。而当地棉花收购价格最曾低跌到1.7元/斤。目前国家的收购价格为2.6元/斤左右,如果除掉人工费用,还是赔钱。

  与此相比,国家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使得种植水稻的收益增加。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字,经报请国务院批准,2009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90元、92元、95元,均比2008年提高13元,提高幅度分别为16.9%、16.5%、15.9%。

  中国社科院曹建海博士告诉记者,上述价格已经与1995、1996年大幅提高粮价的水平接近,在此情况下农民收入将有所增加。

  根据刘墨成的计算,以一季中稻亩产1300斤计算,1亩毛收入约有1000元,考虑到化肥、农药价格可能比去年要低,因此亩均实际纯收入将比去年要高。

  根据中央财经办副主任陈锡文2月2日介绍,全国这一次提高粮食价格后,农民增收约1100亿元。

  也正是这样的因素,农民种植水稻面积开始增加。这也成为当地政府力推的政策所在。仙桃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万家俊近期称,今年,全仙桃市种植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其主要特征就表现在调减棉花种植面积、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等方面。比如棉花去年的42万多亩调减到30万亩左右。

  农业部种植司粮油处处长万富世告诉记者,目前国家统计局调研的2008年全国粮食种植面积和2009年意向粮食种植面积数还没有出来,但是根据农业部的会议精神,“2009年力争粮食种植面积在16亿亩以上,与2008年基本持平,达到近几年来最高是肯定的。”他说。

  需警惕粮价下行压力

  不过,在2009年中国粮食种植面积有望大增,使得粮食总产有望再创新高的有利条件下,新的隐忧也同时产生。

  从长期看,尽管政府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可以暂时稳定市场粮价,但是国内粮食增产,市场价格下行压力大,政府收购价能持续多久,需要观望。

  此前不久,国家发改委等6部委联合发布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即是为了应对上一轮猪肉价格上涨造成的生产和市场周期性波动。

  来自中华粮网的数字显示,2月初国际玉米、小麦、稻米的价格,已经低于或者接近国内市场价。

  中华粮网分析师孟凡军告诉记者,由于国内粮食价格还在提高,未来国际粮价低于国内的情况将持续存在,“这显然会进一步加大国内粮价下行压力”。

  但他指出,国家提高粮食价格,最主要的是提高农民收入,如果国内出现市场价低于政府保护收购价,农民有粮食补贴,收入仍能保证。

  张忠军在1年之内,中国国内外粮食价格关系出现如此大的逆转是过去没有出现过的,但是中国增加粮食种植面积,使得总产增加,这会使得政府高的收购价长期看难以扛得住。

  “如果出现两年以上国际粮价低于国内的的情况,政府可能还是需要采取其他的补贴办法,比如种植补贴。”他说。

  张忠军表示,2008年粮食产量创了新高,产量已经不是粮食安全的关键所在。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粮食的获得性,比如因为发展不平衡等东西部差距问题,粮食主产区外运到主销区的渠道问题,如何更加快捷,这是需要关心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2008年全国粮食产量为52850万吨,比上年增加5.4%,超出历史最高记录。

张元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