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期货

工业品期货“引爆”7月国内期市

2009-08-03 09:04:00    作者:李中秋   来源:国内三大商品交易所  

三大期货交易所7月31日公布的交易数据显示,7月份国内期市成交总额达到12.63万亿元人民币,再创单月历史新高。7月国内期市红胜火,有色金属、钢材和能源化工品种各领风骚;12.63万亿元的月成交额再刷纪录新高;工业品持仓增速惊人,7月末上期所持仓总量突破200万手,大商所聚乙烯期货持仓同比增幅达409.79%。

  三大期货交易所7月31日公布的交易数据显示,7月份国内期市成交总额达到12.63万亿元人民币,再创单月历史新高。其中,工业品期货品种占据整个市场约70%以上的交易份额,资金流向上海市场显著。分析人士指出,宏观经济利多因素引发的商品局部牛市是导致工业品期货“独占鳌头”的重要原因。

  “贫富分化”严重

  数据显示,7月份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交易额对比悬殊,“贫富分化”现象十分严重。数据显示,上海、大连和郑州三家交易所成交额分别为7.87万亿元、3.94万亿元和0.82万亿元,分别占交易份额的62.31%、31.20%和6.49%。不难发现,以工业品期货为主导的上海市场“独占鳌头”,而农产品期货则逊色不少。

  分品种看,有色金属、钢材期货和能源化工板块在7月份交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金属品种中,上海期铜7月份成交额高达4.87万亿元人民币,占国内期货市场成交总额的38.56%,该品种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104.52%;当月,沪铝沪锌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82.47%和25.46%。

  今年上市的螺纹钢期货“异军突起”,7月份成交额高达5176亿元,比6月份增长84.39%。能源化工板块中,大连商品交易所聚乙烯和聚氯乙烯也表现出色,其中聚乙烯期货成交额同比增长362.61%,而5月份上市的聚氯乙烯成交已迅速达到1114亿元的较高水平。

  资金流向也反映出市场对工业品期货的热捧。持仓数据显示,上海期货交易所各大品种持仓量出现了罕见同步增仓现象。其中,铜、铝、燃料油期货同比增仓幅度分别高达248.17%、128.36%和136.41%,螺纹钢期货持仓环比增幅更是达到了49.74%。截至7月末,上期所持仓总额突破200万手,同比增幅达178.41%。此外,大商所聚乙烯期货持仓同比增幅达到了409.79%。

  “结构性牛市”是诱因

  分析人士认为,工业品和农产品期货分化严重主要是商品市场结构性牛市所致。7月份,国内有色金属、钢材期货、能源化工期货等均出现大幅飙升行情,吸引了大量资金介入。根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7月份上海铜、铝、天然橡胶、螺纹钢,大连聚乙烯和聚氯乙烯期货指数涨幅分别高达10.6%、12.51%、17.09%、20.80%、11.13%和10.35%。

  “期货市场成交火爆主要是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反映了实体经济需求。近期市场走势与宏观经济状况以及货币供应状况相关,”上海中期研发部分析师王舟懿说。

  由于有色金属、螺纹钢、PVC等品种最终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建材、电缆电线等市场。5月份以来,国内流动性充裕,通胀预期增加,出于保值需要以及部分压力的刚性需求释放,国内商品房市场销售火爆,房地产商去年积压库存也基本消化,房地产商有重建库存需求,近期各地地王频现也反映了这种需求。由于这些品种与房地产行业密切相关,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品种集体走牛符合市场预期。

  上海东证期货研发部副总经理林慧表示,尽管期市具备做空特点,但在传统期货交易中,投资者喜好“牛市”的特性远大于“熊市”,通常情况下,商品牛市更容易吸引资金。

  7月国内期市红胜火,有色金属、钢材和能源化工品种各领风骚;12.63万亿元的月成交额再刷纪录新高;工业品持仓增速惊人,7月末上期所持仓总量突破200万手,大商所聚乙烯期货持仓同比增幅达409.79%。

  7月份国内期货市场成交及持仓数据概览(单位:手)

张元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