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投顾纳入监管视野 P2P平台转型前景不明

2016-06-14 08:55:00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何晓晴

  证券行业的“互联网+”,正在引发监管层的忧虑。

  6月12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的一份“江苏证监局关于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展业务自查整改的通知”(下称“通知”)表明,互联网咨询业务成为了此次整治工作重点之一。

  其中,提供投资顾问服务系自查重点。“通知”强调,提供互联网投顾平台的机构有义务对通过其平台开展投顾顾问服务人员的资质进行审核;提供投顾平台需取得证监会许可,未经证监会许可开展此类业务属于非法经营证券业务的活动。

  今年以来,智能投顾领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投资领域,甚至不乏有重量级的选手,分别包括平安、京东、宜信、百度等。

  据网贷之家不完全统计,目前宣称具有“智能投顾”功能或正在研发该功能的理财平台已超过二十家,并且还有平台在陆续跟进,加入智能投顾大军。

  特别是在P2P监管趋紧、业务受限的大背景下,不少平台纷纷开始尝试转型,其中,智能投顾平台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方向。但眼下这条路将再度遭遇监管收紧之虞。

  智能投顾纳入监管视野

  6月13日,大成律师事务所互金委员会副主任肖飒律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上述通知表明监管层已经意识到了互联网咨询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智能投顾本质上属于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真正的智能投顾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计算机技术与科学技术引入证券投顾业务营销,但其没有改变我国法律范畴内证券投顾业务的本质,应当受到《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等国家规定管辖。”肖飒说。

  截至目前,在已推出或拟推出智能投顾产品的平台中,包括平安一账通、京东金融、聚爱财Plus、钱景私人理财、小金所、蓝海财富、微量网、百度股市通、资配易、胜算在握、慧理财等平台,均有涉足公募或A股市场。

  不过,迄今国内仅84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获得了执业资格,但尚未发现有智能投顾平台获得证监会颁发的咨询业务牌照。

  据肖飒分析,《暂行规定》可理解为监管部门下发的规范性文件,智能投顾业务如果有涉及证监会管辖范围内的产品,那么其合规性将存在问题。

  “自查或许是为了看各方面反应,收集意见,为将来部门规范性文件上升为部门规章甚至提升到国家法律、法规提供参考。现在的监管新动向是,对于机构主体的监管转变为对机构行为的监管,或为将来的统一监管打下基础。”肖飒认为。

  隆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袁立志律师则称,“根据目前的互金监管口径,个人倾向于认为,仅提供金融信息中介服务不需要牌照。”

  “目前,很多企业在探索开展上述业务,如果要求它们取得牌照,则会使它们失去生存空间。可能需要在防范风险和鼓励创新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袁立志说。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王桂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