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私人银行部:中外资银行差异化圈地路径

2016-07-07 09:16:00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马媛

  “首先是客户数增长。目前中国私人银行市场中,商业银行并不占据主导地位,仅占10%左右。主要原因是高净值客户对服务、产品要求更高,而过去银行一般提供简单的存贷汇业务,导致客户流向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甚至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

  兴业银行(601166,买入)与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联合发布的2016年中国私人银行发展报告指出,在中国经济增速趋缓的背景下,高净值人群的财富增长预计到2020年底,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客群市场之一 。

  尽管该市场业务发展前景广阔,当前私行服务供给端仍显不足。中国私行机构管理的高净值人群财富则尚不到两成,可见市场想象空间。而且,私行业务是中国银行(601988,买入)业务新兴领域,各行对此各显其招。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薛瑞锋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银行目前都在积极寻求转型,转型关键是能否抓住中国经济转型及高净值客户增长的机会,同时整合银行集团内外部资源,提高产品和服务能力,成为银行面临的一项重大考验。

  目前中资私人银行纷纷试水国际化业务。薛瑞锋认为,兴业私人银行整体国际化路径还是采取离岸、跨境并举的方式,希望实现跨境、离岸业务的协同发展。因在海外相对缺少经验,目前将主要采取和外部机构进行战略性合作的方式“借船出海”。

  针对境外私人银行业务而言,薛瑞锋表示,中资私人银行首先需找出与外资私人银行的客群定位差异。“相较于外资私人银行瞄准中国超高净值客户离岸投资需求,中资私人银行可考虑主打高净值客群,以跨境投资搭配离岸服务,抢攻这一部分市场。”

  银行主导的缺失现实问题

  《21世纪》:在高净值市场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对私人银行来说有哪些机会?兴业私人银行又如何把握?

  薛瑞锋:首先是客户数增长。目前中国私人银行市场中,商业银行并不占据主导地位,仅占10%左右。主要原因是高净值客户对服务、产品要求更高,而过去银行一般提供简单的存贷汇业务,导致客户流向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甚至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

  目前商业银行对高净值客群市场越发重视,一方面是银行转型需要,另一方面,中大型商业银行具有银行集团的全牌照优势,使得对客户综合化服务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王桂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