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不良贷款风险 鲁企着力“去杠杆”

2016-08-08 09:16:00来源:经济导报作者:

  “因为客户一笔贷款逾期,我已经被停职专门负责清收了。”某国有股份制银行信贷负责人赵凯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这笔单子的各种评估拍卖公告手续已经持续两个月了,依然没有实质性进展,根据行内规定他现在每月只有千余元的基本工资。

  导报记者了解到,从去年以来,省内一些银行就已经逐步收紧了各项贷款发放额度,也有不少类似情况的客户经理加入清收队伍。

  化解不良贷款也被省政府提上日程。8月4日下午,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在主持召开的金融座谈会上表示,“百业兴则金融兴,金融兴也可以促进百业兴”,要认真对待当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特别要重视不良贷款反弹问题,积极研究防范化解风险的配套措施。

  山东坏账水平较高

  根据山东银监局近4年来公布的不良贷款数据可以发现,2013年末到今年第二季度,山东省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其中,不良贷款余额由648.06亿元上升到1418.4亿元,增幅超两倍;不良贷款率由1.35%上升到2.25%,上升幅度达到67%。

  与此同时,根据银监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截止到今年第二季度,全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81%。由此可见,山东的不良贷款率已经超过全国水平,坏账水平较高。

  所谓不良贷款,按照中国监管部门的规定,商业银行应该按照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其中,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一般而言,借款人若拖延还本付息达三个月之久,贷款即会被视为不良贷款。银行在确定不良贷款已无法收回时,应从利润中予以注销。逾期贷款无法收回但尚未确定时,则应在账面上提列坏账损失准备。

  某国有银行信贷负责人对导报记者表示,近几年山东的坏账水平升高,有一部分因素在“黑天鹅”事件的曝出,比如2014年的“德正”骗贷案,涉及21家中资银行和5家外资银行近200亿不良贷款,使山东被动的在2014年上半年取代浙江成为新增不良贷款最多的省份。

  此次会议上,郭树清强调,加大金融债权保护力度,建立逃废金融债务综合防控惩戒机制,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继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立金融与财政、税务、审计等企业财务信息共享平台,规范会计师、律师、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市场,尊重和发挥司法部门的作用,完善守信激励机制,在全社会深入开展诚信创建活动。

  总体来看,银行坏账压力的上升,并没有影响到山东省金融改革的步伐。郭树清表示,近年来,全省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多层次资本市场快速成长,地方金融改革有序推进,较好地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

  降低企业“过桥”融资成本

  在会上,郭树清还表示,要引导鼓励企业完善资本金补充机制,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持续推进投融资领域对外开放,通过股权融资、改制上市等手段实现股权多元化,进一步降低企业杠杆率。

  业内人士表示,山东省政府相关政策已经配套到位。7月26日出台的《推动资本市场发展和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爱基,净值,资讯)财政政策措施》,拟通过设立省级直投基金和引导基金跟投的方式对企业挂牌区域性股权市场提供支持,同时支持企业转板上市。

  此次会议认为,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要从金融资源的供给端加强改革,调整优化市场结构,抑制资产泡沫,为实体经济提供更丰富的金融产品。更加关注民营经济的融资需求,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降低企业“过桥”融资成本。积极化解企业间担保链、担保圈风险。加大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持力度,推广完善债权人委员会制度,提倡责任同担,共渡难关,互相支持。对过剩行业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实施“一企一策”,不搞“一刀切”。

  近几年,山东金改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山东省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山东社会融资规模增加7570.1亿元,直接融资为4591.7亿元。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611家,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318家。

  山东省政府2013年出台的“山东金改22条”指出,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初步建成与实体经济相适应、市场化水平较高的现代金融体系;到2017年底,山东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以上,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2%以上。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王桂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