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银行理财增速收益双降

2016-09-06 08:54:00来源:上海金融报作者:

  日前,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601988,买入)(03988)业理财市场报告(2016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银行理财市场上半年出现规模增速和收益双双下降的局面。

  理财增速显著放缓

  《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底,全国共有45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存续的理财产品,总数为68961只;理财资金账面余额为26.28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78万亿元,增幅为11.83%。

  中金公司(03908)分析员王志飞、姬江帆指出,银行理财规模增速在上半年明显放缓(2015年全年增长56.5%,去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理财规模分别增长3.5万亿元和4.98万亿元)。国泰君安(601211,买入)分析师徐寒飞、覃汉表示,考虑到去年银行理财余额的高增长主要是在“股灾”出现后的下半年,今年下半年理财扩张速度难以达到去年同期水平,全年理财扩张速度放缓已成定局。

  “理财规模增速显著放缓是有原因的”,招商证券(600999,买入)分析师马鲲鹏指出,“近年来,尽管理财成本较为刚性,各银行迫于竞争压力,难以单方面调降理财产品收益率,但是,资产端的配置压力却越来越大。当前,中国银行业的理财业务有两大最主要的高收益资产运用渠道——非标资产和以大量优先级形式存在的权益类资产,但这两大高收益资产类别都不能持续扩张:非标资产一方面受制于刚性的35%(占理财规模)和4%(占银行表内资产规模)上限硬约束,另一方面,在地方债务置换、房地产企业融资需求下降、信用风险高发的大背景下,发展前景亦大不如前;大量以优先级形式存在的权益类资产则与资本市场表现密切相关,其规模特征更多体现为波动而非稳定扩张。因此,尽管中国银行业理财产品"非标+权益类资产"占比持续下行,高收益资产类别的收缩强化了理财收益率的下行趋势。”

  根据《报告》,截至2016年6月底,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存续余额为10.8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89%;市场占比达41.46%,较年初下降71个百分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存续余额为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81%,市场占比为34.25%,较年初下降2.64个百分点。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的规模增长较快:城市商业银行存续余额达3.7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1.82%;农村金融机构存续余额达1.4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8.24%。

  “上半年理财产品累计净增量中,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中小银行(包括城商行、外资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其他机构)的贡献分别为12%、35%、53%。中小银行的增量贡献中,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合计占比超过80%。这不仅与6月末存量理财产品中各类机构的占比呈现出显著差异,也与此前可比时期理财增量的贡献结构迥异——2014年上半年和2015年上半年的理财产品净增量中,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中小银行的贡献分别为24%、59%、16%和6%、71%、23%。可见,今年以来,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理财扩张策略发生显著分化,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扩张步伐显著放缓,中小银行仍在快速提升规模。”马鲲鹏指出,“这一特征在上市银行中亦有印证。今年上半年,招行、光大银行(601818,买入)、工行等理财业务发展程度高、业务触觉敏锐的银行,已开始显著放慢理财规模的扩张速度。”

  收益率下降之势不改

  《报告》显示,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共有10.8万只产品发生兑付,累计兑付客户收益4723.8亿元。封闭式产品按募集资金额加权平均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为3.98%,其中,封闭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为3.96%;封闭式净值型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为4.58%。另外,开放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为3.32%。《报告》指出,封闭式理财产品兑付客户收益率呈现下降趋势,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从年初的平均4.2%左右下降至平均3.7%左右。

  马鲲鹏指出,7月以来,各期限理财产品收益率交替下行。根据万得统计的全市场存量理财产品收益率数据,截至8月最后一周,各期限理财产品收益率较6月最后一周平均下降0.13个百分点,1周、1个月、3个月期限产品的收益率分别下降0.35个百分点、0.27个百分点、0.15个百分点,降幅分列前三;作为市场绝对主力的3个月以内产品收益率平均降幅为0.18个百分点。8月最后一周,各期限产品收益率较2015年12月最后一周平均降幅更是达0.59个百分点,1个月、9个月、4个月期限产品收益率分别下降0.83个百分点、0.71个百分点、0.69个百分点,降幅分列前三,3个月以内产品收益率平均降幅为0.57个百分点。

  “需特别注意的是,万得统计的是全市场存量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当前并没有全行业范围新发放理财产品收益率的高频统计数据。存量产品收益率已出现如此显著的下行,可以推断,新发放产品的收益率下降幅度,应当远超存量产品的降幅,各期限理财收益率的全线下降是正在发生的行业大趋势。”马鲲鹏指出。

  王志飞、姬江帆也称,银行理财收益率下降的趋势难以逆转,“银行理财本质上是资产收益率决定负债收益率,虽然通过存量高息资产分担、加大杠杆和委外操作等方式能延缓理财收益率下行速度,但受制于整体社会融资需求的下降,收益率继续下行的趋势难以逆转,特别是在金融监管进一步严格化的背景下,收益率下行速度可能还会加快。”

  马鲲鹏预计,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将出现两个阶段的持续下降,目前已处于第一阶段。“在第三方托管之前,银行先降低新发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进而不断拉低存量理财收益率,这部分负债成本下降带来的"收益",将被用于弥补当前各产品之间由于收益调剂带来的缺口,以"干净"的理财组合迎接第三方托管。第三方托管实施后,产品间收益调剂空间被消除,叠加对加杠杆的诸多限制,银行理财维持收益率的两大支柱均不复存在,全行业理财收益率将继续下行。”马鲲鹏表示,作为当前全社会收益率的实际中枢,理财收益率下行将带动全社会收益率中枢的持续下行。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王桂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