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互认北热南冷 累计净额差约95倍

2016-09-29 08:56:00来源:财新网作者:杨砚文 姜博文

  截至8月31日,香港基金境内发行销售累计净汇出金额78.28亿元,内地基金香港发行销售累计净汇入金额8175.63万元

  【财新网】(驻香港记者 杨砚文 姜博文)自去年年底首批内地香港基金互认产品面市以来,尽管南下香港的内地基金从数量上较北上基金更多,但从销售情况来看,“北热南冷”趋势明显,南下的内地基金销情远不如北上的香港基金。

  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28日发布内地基金香港发行销售以及香港基金境内发行销售情况,截至8月31日,香港基金境内发行销售累计汇出金额84.8亿元,累计汇入金额6.52亿元,累计净汇出金额78.28亿元。

  内地基金香港发行销售累计汇入金额1.05亿元,累计汇出金额2283.04万元,累计净汇入金额8175.63万元。二者累计净汇入金额相差约95倍。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秘书处行政总裁黄王慈明向财新记者指出, 内地香港基金互认出现“北热南冷”,一方面原因在于随着内地投资者财富累积,对资产全球化配置的需求也在提升,这是自然发展过程。同时,人民币的贬值预期也是内地投资者寻求其他市场进行资产配置的重要影响因素。

  “南下基金销情相对遇冷,是因为互认基金并不是香港等境外投资者投资内地的新产品,也包括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基金等其他渠道,品种也相对更丰富”,黄王慈明认为,长远来看,南下基金的中长线前景仍十分乐观,因为随着A股和内地债券被纳入更多主要的国际指数,海外投资者对投资内地市场的潜在需求也将相应提升。

  黄王慈明预计,短期来看,内地监管层目前重视资金跨境的稳定流动,但整体开放的改革步伐不会改变,未来将有更多渠道给内地投资者配置海外市场。

  南方基金国际业务部副总监刘漪在回应财新记者查询时指出,内地香港基金互认“开闸”一年多以来,销售一直遭遇“北热南冷”,对于内地投资者来说,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额度受限、人民币贬值以及投资者对全球资产配置的强劲需求,使香港北上的基金更为抢手。

  至于南下基金的销量更少,刘漪认为,一方面是因为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导致境外投资者对境内基金热情不高,同时,年初以来A股市场波动性较大也降低了南下基金对于香港投资者的吸引力。

  “对香港的投资者来说,投资A股渠道较多,香港市场本身有很多内地上市公司;可利用沪港通直接投资A股;香港市场销售的全球配置资金也包括投资A股的基金,而香港投资者对内地基金管理人及基金产品的认识还较有限”,刘漪表示。

  刘漪续指,虽然基金互认业务已开展一年多,但市场和投资者的适应周期尚未结束。从已上线产品数量和销售比例来看,内地基金公司和南下基金产品尚未在香港市场打开局面,缺乏广泛的认可,加大内地基金管理人及南下基金产品在香港市场的认知度和辨识度尚需时间。

  “人民币汇率能否企稳、国内经济结构化改革能否取得阶段性成果是判断“北冷南热”现象何时能够出现转折的关键”, 刘漪表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发展,中国资本市场未来也将在全球资产配置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随着中国经济从过去资本输入型到资本输出型的模式转换,国内资金到海外市场进行资产配置也是大势所趋。所以我们对于基金互认的前景仍持乐观态度。”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王桂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