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从获客闪速跳到拼品牌

2016-12-21 09:33:00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作者:

  原标题:消费金融从获客闪速跳到拼品牌

  消费金融市场的竞争激烈,已经成为从业者的共识。根据《2016中国消费金融行业报告》,目前在中国消费金融领域主要的参与者分为八类,包括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银行消费贷款、汽车金融分期、信用卡分期、小贷公司、典当融资和P2P。

  然而,参与者众多只是消费金融市场竞争激烈的一个横截面。近日,多名业内人士就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尽管消费金融在我国是个新生的事物,但就其发展阶段来看,市场的竞争已逐步升级。消费金融市场竞争将从初期的获客阶段,进入到场景竞争,以及产品差异化竞争的阶段,并最终可能走向品牌化竞争的道路。

  “任何消费金融企业一开始都是从获客入手,通过降低获客成本争取盈利空间。随着竞争压力增大,消费金融企业要瞬时应对来自线上线下、个体群体的海量需求,这些可以归结到场景的比拼。无论是获客还是场景竞争最终还是得落到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上,这就要求有差异化优势,满足用户的需求。”京东金融消费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许凌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获客阶段进入尾声

  今年8月,银监会联合四部委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暂行办法》要求网贷行业需要符合“小额分散”的特点,并且规定同一自然人在同一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在不同平台的借款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

  《暂行办法》的出台,加速了平台向消费金融转型的过程。然而这一市场早已盘踞着各方巨头,包括银行系、产业系、互联网系等多方竞争势力。

  融之家CEO张建梁表示,《暂行办法》发布之后,消费金融机构面向借款人的成本出现了上浮,上升幅度约30%。目前融之家推荐客户的中介费平均价格在几百元,但是优质的客户甚至会高达上千元。

  “任何定价都是供需双方的定价,因为供小于求,所以出价人会出得高一点,现在大家都在抢借款人。”张建梁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除了对借款人的争夺之外,对于消费场景的竞争也逐渐白热化。近年来,消费金融机构在拓展业务场景方面,已经从传统的零售业务逐步拓展到教育、旅游、健康等新兴消费领域,并且爆发了激烈的价格战。

  以租房消费金融市场为例,这一市场刚起步时,其年化利率在16%左右。一些租房消费金融公司为了获取规模和数据,通过打价格战的方式将利率从16%快速降低到12%。

  根据张建梁的估计,目前消费金融机构在获客阶段的竞争会延续至2017年底。

  “目前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可以在手机上借钱或是购物分期。我觉得时间窗口至少还有一年的时间。这个阶段属于获客阶段,所有的机构都在获客,让用户知道自己的产品,接下来就是产品的竞争。”张建梁表示。

  速度与风控角力

  那么,如何在产品差异化竞争阶段脱颖而出?

  张建梁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未来在消费金融领域,放款速度、放款金额、利率以及用户体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都会存在竞争。

  在众多维度中,放款速度是借款人较为看重的因素。张建梁表示,对于借款人来说,放款快是最重要的,其次是额度高低,最后是利率水平。“大部分借款人其实关心的不是利率高低,尤其是对于消费信贷而言,因为它的额度比较小,周期比较短,所以利率高低对用户的影响不大。”张建梁称。

  这一点也得到了小牛在线COO郭江的认同。他表示,消费者比较看重的是借贷额度以及审批效率。“如果要对消费者看重的功能进行排序,我认为应是审批时效、借款额度、利率、增值服务这一顺序。”郭江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据张建梁介绍,目前借款人在融之家网站上搜索产品,只能一家家尝试申请,如果借不到钱再推荐第二家,以此类推。“如果未来信贷机构可以提高审批速度,那么用户的申请时间成本会降低”。

  但消费金融机构能否做到“秒批”,与其自身的风控水平息息相关。在中国征信市场尚未成熟的环境下,一味地提高放款速度,可能会影响机构的健康发展。

  《2016消费金融生态报告》显示,我国的征信制度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极度匮乏,造成消费金融公司不得不用自己的资金进行模型试错,这在短期内可能造成消费金融公司坏账率较高、无法盈利、增加公司运营风险,从而影响风投和资本进入。

  而目前征信市场所面临的难题是,每个贷款机构都是一个信息孤岛,都想获取对方的黑名单、多头借贷等数据,但是不同机构之间的数据之间应该如何融合,依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许凌认为,消费金融机构不能一味地追求快速,因为消费金融产品离不开金融属性,安全应该排在第一位。“在以快制胜的时代,企业在拼命追求快捷服务同时,还是少不了对消费者隐私的安全保护。要做好这点就必须回归到风控,风控是企业做金融服务的立足根基。”许凌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品牌化竞争初现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早已入场的巨头公司,已经在思考如何提高用户黏性,巩固自身的优势。

  事实上,从中国信用卡的发展路径,也可以窥见消费金融产品未来的竞争模式。目前,消费者已经习惯持有多张信用卡,并根据权益的不同有选择性地使用。

  许凌表示,一个消费者手上持有不同信用卡,根据不同场合使用是很普遍现象,未来消费金融市场肯定也会出现这种趋势。“这要求我们还是要做差异化产品,覆盖更多消费场景,最终还是得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许凌告诉记者。

  郭江则对记者指出,与其说提高产品的黏性,还不如说提高与用户互动的黏性。对于银行来说,支付过程的产生不仅仅只是收取相关手续费用,同时也是提高银行与消费者还有商户之间的黏性,更好地把握消费者全方位的金融需求。

  郭江同时表示,对于非银机构来说,支付这一过程也是接入消费金融的入口,其作用还包括圈存用户,培养用户消费习惯之后,从而进一步圈存资金。因此,扩大消费支付场景、提高支付市场比例、培养用户消费习惯,才是提高用户黏性的有效手段。

  也有一些巨头公司已经在思考如何用品牌服务、客户体验“圈存用户”。许凌称,未来消费金融将变成快消品,服务重心已由产品本身迁移到用户体验。而要做到这一点,消费金融机构最终会走上品牌化的道路。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王桂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