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手机电脑需要钱,买化妆品需要钱,约会学妹也需要钱,大学生往往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对于资金有着较大的需求。除了不断找父母要钱和自己兼职挣钱,从第三方借钱的方法越来越被大学生们所接受。
近日,某调研团发布《大学生网络信贷消费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9.03%的大学生申请过贷款,其中超六成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贷款。
只需身份证和个人资料信息,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借到钱,显然要比找爸妈要和兼职轻松得多。
至于信用卡,由于2009年银监会的一纸通告,校园信用卡就被很多人给放弃了:禁止银行向未满 18 岁的学生发信用卡,给已满 18 岁学生发信用卡,要经由父母等第二还款来源方书面同意。
大学生也能办信用卡,但是要把父母扯进来,这事就麻烦了,哪有向网络平台借钱方便,提供基本资料就行。
大学生要花钱又没钱,校园贷来江湖救急,看似合情合理,但今年以来由于校园贷引发的一些列问题不断爆出,校园贷暗藏的风险逐渐浮出水面,高息和暴利催收都是套在那些借款学生身上的枷锁。
《大学生网络信贷消费调查报告》显示,近8成对逾期还款后果缺乏认知,融360理财分析师指出,大学生在校园借贷时确实存在着几大误区。
一、盲目消费,不考虑自身还贷能力
某水果手机又出新了,不能去卖肾吧。
宿友都有电脑了,我也得有一个吧。
换季了,有没衣服了,总得买吧。
最爱的爱豆开演唱会了,铁粉必须去捧场吧。
花钱需要那么多,不借怎么行?很多大学生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据融360《维度》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有53%的大学生选择校园贷是由于购物需要(买化妆品、衣服、电子产品等),其他的还有购物、娱乐等用途,调查显示用于学习(考研、考试或培训)的只有13%。
但学生正是因为没有收入来源,更是应该量力而为,从自身消费能力出发,而不是寅吃卯粮,不必要的消费可以避免,攀比消费更是不可取。校园贷的借款用途,应该是用于学生学习和发展方面,今年8月深圳市下发的有关规范校园贷的红头文件明确指出,校园贷借款用途限定为“助学贷款”和“创业贷款”等有助于学习工作的贷款业务。
二、阅历经验不够,缺乏风险意识
大学生还没有真正走入社会,象牙塔中的生活让他们没有太多的社会阅历和经验,很容易亲信他人或者被一些包装过的好处给利诱,陷入一些“陷阱”。
校园贷在宣传上往往打着“零首付”“免息”“分分钟到帐”的噱头来吸引大学生,无担保,宽审核更是让他们觉得钱来的那么容易。虽然校园贷看似方便又低门槛,但实际上并不像宣传中说的是低利率。
其实,想要顺利常偿还校园贷借款,往往要在本息之外再扒掉几层皮:借款时就已产生的中介费、手续费、代理费、部分平台扣留的押金、逾期后高昂的罚息和管理费,名目繁多。而且,从一开始即被扣除的各项资费虽然从不曾到过学生手中,学生依旧需要为这些并没有借到的钱支付利息。
除非有必要、急用钱,校园贷带来的沉重负担可能为学生带来不可承受之重,融360《维度》调查发现,在校园贷的还款方面,目前的情况不容乐观。调查显示,选择从其他平台进行贷款,以归还已有欠款的女生人数为0,而3.77%的男同学选择了这一冒险做法。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极易演化成“越滚越多”的情况,甚至引发悲剧。
三、年轻冲动,容易走向极端
冲动消费本身就是年轻的大学生们易冲动的一个表现。还不起校园贷大学生们将面临一次一次的催收,他们可能被催收团队骚扰,被告知学生关系圈,甚至面临暴力催收,为了还清借款,一些大学生走向了极端。
今年关于校园贷的新闻已有报道:今年3月,河南的郑同学,利用 28 多名同学的身份证,向 14 个平台贷款赌球,最终欠款高达 60 万元,因无力偿还巨款,在青岛跳楼自杀了;今年6月,媒体曝光高利贷团伙利用一些网络借贷平台,向大学生提供“裸条借贷”,女大学生以持身份证的裸照为抵押进行借款,无力还款后就被介绍卖淫还款!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王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