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文了不起啊!他在淄博矿务局时,就让多家公司起死回生,被誉为‘扭亏大王’。后来到了临矿,搞活了面临破产的老国企,堪称影响沂蒙的楷模!”提起临沂矿业集团董事长李义文,山东煤炭系统一位知情人士翘起了大拇指。
李义文对于临矿,甚至对于整个沂蒙地区,的确功不可没。
临沂矿务局在全省7家重点煤炭企业中曾经规模最小、负担最重、职工收入最低,以“小、亏、穷、苦”而闻名,被原煤炭部确定为全国36家特困企业之一,2000年企业濒临破产境地。李义文临危受命空降临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最终使这个弱小的矿务局奇迹般地崛起了。
“空降”局长
临沂矿务局是1960年在合并地方小煤矿的基础上成立的一家纯社会效益型企业,曾经承担着为交通不便的沂蒙革命老区供应煤炭的重任。
由于自然条件和管理体制的原因,临沂矿务局从1973年就陷入亏损状态。至2000年,已经连续亏损28年,企业濒临破产,全局22个单位只有6家盈利,其余16个单位全部亏损;18个生产经营单位中,资不抵债的达到12个。
面对严峻形势,山东省于2001年初果断调整了临沂矿务局领导班子,李义文从淄博矿务局来到临沂矿务局担任局长。“当时,企业各项经营指标可谓惨不忍睹,只有进行大规模改革才有活路,否则只能等死。”提起往事,李义文感慨万千。
任何一次重大变革之前,都要经过一轮思想解放,临矿也不例外。
李义文到任之后发现,比亏损更可怕的是运行机制的落后和干部职工思想观念的陈旧。“全局上下都抱着‘等、靠、要、熬’的心态和‘旧、守、难、虚’的思想,企业上上下下畏难发愁,干劲不足,牢骚满腹,弥漫着一片悲观失望的情绪。”
为此,李义文在2001年3月14日召开了两个会议,一个是中层以上管理干部会,另一个是1000多普通职工参加的形势报告会。李义文在会上提出了“解困先解观念困,脱贫先脱思路贫”的谋生基调。
随后,临矿号召全局员工要树立“四怕四不怕”的观念:不怕公有私有,就怕什么也没有;不怕姓资姓社,就怕姓穷;不怕是草是苗,就怕市场不需要;不怕暴露矛盾没政绩、没面子,就怕丧失机遇、关门倒闭没出路。一场改革的风暴刮起来了。
李义文深知,国企改革没有捷径,只有触动产权制度这根弦,才能激活企业生机这个源。因此,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临矿最终制定实施了“企业产权结构调整、资源枯竭矿井关闭破产、主辅分离及辅业改制”三大战略决策。
产权改制
在临矿制定实施的三大战略决策中,产权制度改革首当其冲,后两项也与产权改制紧密相连。
李义文上任之后,利用国企改革的有关政策,对所属20个二级企业进行了彻底的股份制改造,在全国国有煤炭企业中第一家推行职工持股计划,人人持有企业股份,“真正使企业职工做到了联股联利又联心。”
产权改制的效应马上在人事安排上体现出来。各单位在改制完成之后,原有管理层的职务自行解聘,按照公司章程由股东重新选举管理者,改制单位原领导班子成员有15人在竞选中落选,其中包括6名党政一把手,“人事机制一下子活了起来。”
临矿亏损的一大原因是矿产资源的枯竭。从2001年开始,临矿开始对下属子公司进行破产重组,促进资源衰竭矿井退出,从源头上消灭亏损,先后分3批对8个单位实施了破产重组。破产重组完成后,涉及在职职工8016人,离退休人员及其他各类人员9488人,所有在职职工均实现了产权置换和身份置换,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人”。目前,临矿已经将1980年以前的老煤矿全部关掉,大大减轻了负担。
另一项改革是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从2002年底,临矿就制定了主辅分离方案。目前,9个列入主辅分离的单位,除后勤中心经山东省国资委同意调出改制范围外,其余8个单位全部完成了职工身份和产权双置换。
在产权改制、破产重组、主辅分离的基础上,临矿在2002年10月1日以注册资本8000万元成立了国有股占50%的山东东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首开全省国有重点煤炭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先河。2006年8月5日,经省国资委批准,临沂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走过46年奋斗历程的临沂矿务局实现了一次重大的历史性跨越,现代企业制度得以确立。
规模扩张
在企业内部机制发生变化的同时,临矿也在向外部进行大规模的扩张。
鉴于矿区煤炭储量急剧减少,临矿必须“走出沂蒙找资源,立足新区图发展”。为此,临矿选择以西部兖州煤田的古城煤矿为跳板,推进新区规模扩张,开始了一系列矿井建设。2004年6月,临矿新驿矿井建成投产;2007年7月,王楼煤矿建成投产;军城煤矿也将于明年投入试生产……
除了在山东开发煤炭资源外,临矿还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新上海庙地区获得了100多平方公里30亿吨煤炭储量的探矿权。目前,临矿内蒙矿区已成立了榆树井煤矿筹建处、新上海1号煤矿筹建处和新上海2号煤矿筹建处,3个矿设计生产能力达到年产煤1700万吨。同时,临矿还与国家烟草专卖局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在鄂尔多斯市投资200亿元建设煤炭重化工基地。
此外,临矿抓住省政府清理政府办企业的重大机遇,于2004年接收了原山东煤炭工业管理局下属的邱集煤矿、马坊煤矿、田庄煤矿和泰安煤机厂、济南煤机厂、莱芜煤机厂及11个实体公司,极大地夯实了公司的发展基础。
通过多方扩张,临矿摆脱了整体关闭破产的厄运,驶入发展快车道。2007年,临矿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利润6.96亿元,在全省7家大型国有煤炭企业中排名第4,居全省100强工业企业纳税前20位。至此,临矿集团产值、利润已连续6年获得大幅增长,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企业总资产由2001年的7亿元跃升至65亿元。
进入2008年,临矿又制定了“二次创业”计划,未来5年将投资80亿元打造矿业、煤机制造业、玻璃纤维业3大主导产业,使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预计到2012年,临矿将形成济宁和内蒙古两大矿区,达到2700万吨以上的煤炭生产能力和300万吨的铁矿石生产能力。在煤机制造业方面,临矿将整合泰安煤机厂、莱芜煤机厂、济南煤机厂3大煤机厂,形成国内领先的煤机企业。一家跨所有制、跨省区、跨行业综合发展的大型现代化集团即将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