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投资人,别被“亲情”所迷惑

2020-07-20 09:08:01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作者:房文彬

  □记者 房文彬
  近年来,非法集资犯罪呈整体走高趋势,且集资模式愈加复杂多样,对社会稳定和地方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据统计,在涉及非法集资的受害人当中,老年投资者占一半以上。而上当受骗的这些老年投资人中,一半以上是被不法分子的“亲情牌”所蒙骗。比如针对“空巢老人”的 “温情陷阱”,就是业务员提着水果和礼品登门拜访,给老人削苹果、做按摩、聊家常,安排免费体检,关心日常生活,获得老人信任后再推荐所谓理财产品;再比如组织实地考察旅游,通过所谓宣讲会和推介会增强迷惑性,大肆蒙骗老年人;又比如假借慈善、扶贫、创新、新农村建设、军民融合等名义,扭曲国家有关政策,进行非法集资,老年人往往容易放松警惕而受骗。
  老年人之所以成为投资理财骗局中上当最多的人群,除了自身客观原因,来自家庭和社会关怀的不足是一个重要因素。
  国家老龄委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乡老年家庭空巢率已近50%,有的大中城市甚至达到70%。长期和儿女分开或者被亲人疏忽,造成老人的情感饥渴,他们希望交流和被关怀的心理诉求很难得到满足,一些儿女觉得“自己说话父母听不进去”,某种程度上也是交流不足造成的。一些老年人在推销人员那里获得了表面上的尊重与呵护,特别容易降低对风险的警惕性。另外,还有一些老年人长期与社会脱离,把理财、投资等行为当作与社会发生有效联系的一种方式,但因为知识和认知能力不足,给诈骗分子钻了空子。
  鉴于此,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每年6 月都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要求金融机构主动作为,承担社会责任,对服务区域内的老年投资人送政策、送知识、送亲情服务,对当前多样化的投资产品的风险性要进行充分的揭示。2020年6月,是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的第八个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本次宣传月的主题是“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据记者了解,多家金融机构纷纷在官方微信和公众号上启动了线上主题宣传活动,线下活动多以摆放宣传展板、悬挂条幅及播放电子标语等方式帮助市民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普及金融知识,自觉远离非法集资。
  除此之外,还应该从三个维度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增强生活的社会粘度,主动打好“亲情牌”,引导老年人科学投资,健康生活。
  首先,子女要尽孝尽责。最容易被骗子“亲情”蒙骗的老年人,主要是为孤寡老人或家庭关系不太和谐的,他们迫切需要感情上的慰藉。因此,骗子从送鸡蛋开始到主动上门帮助老人搞卫生、洗衣服等,家政服务做的比亲生子女还要好,对自己的称谓比子女们叫的还要甜,使老年人在骗子“设身处地”为自己安排投资计划时无任何防备心理。因此,作为子女,首先要在生活上对老人多关心,精神上多交心。
  二是社会组织机构多组织活动。社区机构是老年人最主要的组织管理机构,应该针对老年人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让老年人感到社会的温度;多请经济、金融专家给老年人讲述金融基础知识、投资技巧;充分利用好老年大学等阵地,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相关社会机构可以对所辖区域老年人进行分类管理,关注重点人群,对于无子无女的予以重点关照,要积极运用社会力量如老年人服务志愿者等给予生活上的帮助,进行投资理财方面的引导。
  三是提高老年人的防范意识。老年投资人要克服贪念心魔,对投资回报不能只盯着收益率高低,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投资项目的风险大小,要将风险放在第一位;对各种投资理财经理要认真甄别,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对于过度热情的无持牌金融机构背景的所谓理财经理、理财专家的服务要谨慎对待,对施以小恩小惠要关注其背后的目的,要分清其热情服务的动机;要提高分辨真假亲情服务的能力,在投资决策前,要多和子女沟通交流,多方求证理财经理的人品、背景等,谨防被假亲情所蒙蔽。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