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焦点 > 今日头条
本站搜索:

成思危:部分信贷资金流入股市楼市

2009-06-28 15:10:00     作者: 李强    来源: 解放网  

关键词: 成思危
[提要] 成思危表示,今年一季度以来信贷快速增长,其中确有一部分资金流入了股市和楼市,而这也是造成目前股市和楼市暂时回暖的原因之一。

    6月27日上午,在宁波开幕的北京国际金融论坛2009夏季报告会上,北京国际金融论坛主席、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今年一季度以来信贷快速增长,其中确有一部分资金流入了股市和楼市,而这也是造成目前股市和楼市暂时回暖的原因之一。

  谈危机:投资拉动效应年中将显现

  在开场白中,成思危首先强调这次是以一位学者的身份来探讨“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他指出,全世界经济因这次金融危机受到了一次沉重的打击,不过,中国金融系统受到的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要少很多,原因在于国内银行的金融创新不足,杠杆率低,受次贷波及的风险也低;整个银行金融系统并不缺流动性。但是,国内实体经济此次却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据成思危分析,2003年起我国进入两位数的经济快增阶段,2007年达到了13%的顶峰,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我国经济增速一下子下滑到9%,这是一个相当大的下跌。分季度看2008年,经济下滑问题更加严重,第四季度经济增速仅6.8%,所以国家启动了四万亿刺激计划。现在来看,经济下滑速度有所减缓,但经济增长的挑战仍非常严峻。尤其是可持续性方面。

  成思危指出,“靠政府用财政来刺激消费是不能持久的,而信贷如果过于宽松也会产生一些负的效果。靠消费拉动经济目前来看还难以持续。”他判断,四万亿到今年中期会有所效果,而四、五月份的数据也证实了该趋势,工业生产四、五月都有增加,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正逐渐显现。“最近统计局发表的文章说二季度形势比较好,可能达到8%,我想七月中旬数据会公布,这将取决于投资效益逐渐的显现,以及投资效应能否抵消消费、出口形势的下滑。

  谈楼市:快增信贷助推房价上涨

  演讲中,成思危特别提到了一季度快速增长的信贷问题,他说,全年的信贷计划指标在一季度完成了90%以上,当季从银行信贷转到投资领域的资金大概是2.4万亿,其中,不可否认确有一部分资金流入了股市和楼市,所以造成了股市和楼市暂时的回暖。

  论坛间隙,成思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进一步分析说,本轮房价上涨一开始是由刚性需求推动的,但后市发展则与信贷大规模的投放、老百姓当前储蓄率过高,出于对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推动了楼市需求,从而导致了房价上涨。至于目前房价、股价是否已到累积泡沫的程度,成思危表示,“目前还无法判断”。

  谈复苏:2011年完成“中国式”复苏

  “现在外国对中国经济有各种预测,有说是7.5%,世界银行说是7.2%,有的还预测是6.87%,我说这些预测都不准,中国政府说8%就一定能达到8%。”成思危展望我国宏观经济前景时态度乐观。

  他强调,“要保8%,国家增加投入总能做到,问题是要用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这是要下功夫的,首要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让消费内需起到重要作用。”他还指出,金融危机后,西方过渡消费的现象将会减少,各国会更注重储蓄,像金融危机以前“中国大量生产,西方大量消费”的模式将会改变,这将迫使我们的眼光向内。

  成思危对拉动消费内需提出了四点建议:拉动内需最重要的是提高人民购买力,首先要提高工资,应该让人民群众的收入与经济增长率同步;第二要增加人民群众的财产性收入,要进一步规范股市、楼市,使之健康的发展;第三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减少人们的后顾之忧,使人们敢于消费;最后,要增加消费贷款的占比。他认为,与西方70%的贷款总占比相比,目前我国13%的消费贷款比例显然过低。

  我国经济何时复苏?“复苏的定义比较复杂,传统的定义,三个季度连续负增长就是衰退,相反三个季度连续正增长就是复苏,但中国不能这么说,因为我们都还是正的,我认为恢复到2008年9%的GDP增长就应该说我们走出了‘中国式’的复苏,我相信到2011年是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的”成思危最后强调,到2011年我国不仅能够恢复9%以上的GDP增长速度,而且这个增长速度将会是一个踏踏实实的,可持续的发展速度。

吴毅斐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