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焦点 > 今日头条
本站搜索:

2012年资本市场五大看点

2012-01-10 08:34:00     作者: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关键词: 退市制度 退市标准 资本市场 看点
[提要] 日前,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会上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资本市场改革和监管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

  编者按:日前,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会上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资本市场改革和监管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其中包括深化发行体制改革,完善新股价格形成机制;积极推进退市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市场化和多元化的退市标准体系;显著提高公司类债券融资在直接融资中的比重,研究探索和试点推出高收益企业债、市政债、机构债等债券新品种;督促上市公司明确对股东的回报,切实加强对其红利分配决策过程和执行情况的监管,强化对未按承诺比例分红、长期不履行分红义务公司的监管约束,加大对内幕交易、市场操纵、欺诈上市、虚假披露等行为的打击力度等具体内容。本报今日特推出专题,从发行体制改革、退市制度建立、强化分红、债券市场发展、打击内幕交易等五方面做出详细解读。

  看 点1

  新股发行要市场各方归位尽责

  ■本报记者 朱宝琛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或将马上启程。

  在日前召开的2012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部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资本市场改革和监管工作时,指出要“继续深化发行体制改革,以充分、完整、准确的信息披露为中心,强化资本约束、市场约束和诚信约束。完善新股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股票承销办法,使新股定价与发行人基本面密切关联。完善预先披露和发行审核信息公开制度,落实和强化保荐机构、律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责任”。

  而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在近日举行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亦作为今后一个时期金融改革发展工作的重点。

  “如果要使新股发行定价尽早达到合理水平,在制度建设之余,较为可能的办法是进行技术性调整以约束询价对象。”一投行人士称,但最近出台的一些举措,想要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也不是很现实,毕竟,整体制度建设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市场参与各方的归位尽责是必须要做到的。

  这一点,监管层也多次提出。最近的一次是1月9日举行的第十六届(2012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称,要进一步完善规则,推动发行人和市场中介机构归位尽责,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针对如何解决新股发行存在的问题,湘财证券建议可采取美国式招标办法,报高价者出高价、报低价值出低价。同时严惩虚假报价并不全额申购者,如此则可以从根本上杜绝虚高的横行。因为倒逼机制将使得具有询价资质的机构,强制约束自己的非理性推高发行价的问题。

  朱从玖亦在上述论坛上提出,随着新股发行风险加剧,应研究修改有关办法,考虑取消新股网下认购的比例上限限制,通过加大机构投资者在网下的认购比例,以增加机构在定价时的责任和价格敏感性。这是国际上的惯例,可以加强议价和抑制过高价格的力量。

  而监管层提出对IPO企业信息披露监管的加强,从近日已经出台的《关于调整预先披露时间等问题的通知》中看出动向。通知要求,发行人应将预先披露时间提前到反馈意见落实后、初审会之前,并就审核秩序等相关制度进行完善。

  “中国的资本市场经过20多年的运行,期间新股发行制度进行过多次调整,目前,从总体上看制度逐渐完备,并且在保证一级市场的快速发展与繁荣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一券商人士指出,但客观上确实存在不少弊端,其被认为是造成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失衡的一个因素。

  申银万国证券首席分析师桂浩明称,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要解决目前低迷状况,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其中通过发行制度的改革从源头上来解决股市上所存在的一个泡沫过大、发行价过高、投资者利益不能得到保证,企业的重融资、轻回报的一种意识,为股市的繁荣提供了条件,股市在这方面能够取得比较大的进展,投资者的信心自然也会得到提振,市场的走势也会更加理性化。

  看 点2

  退市制度目的在于“优胜劣汰”

  ■本报见习记者 丁 鑫

  如何完善退市制度?

  日前召开的2012年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指出:以优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为导向,积极推进退市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市场化和多元化的退市标准体系。

  建立完善的退市制度是证券市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实现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和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优化,退市制度在这之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于成熟的证券市场,一个完善的退市机制在证券市场的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在主板的退市制度的设计理念上要做出一个重大的变更,要将退市标准理念和上市标准理念做到对称性设计。

  “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出台在这方面上是主板和中小板退市制度设立的模板,主板的退市制度改革可以很大程度的借鉴创业板的退市制度设计理念,主板的退市制度需要尽快的启动。”董登新说。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证监会已经推出了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征求意见,在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推出下反应出了在主板和中小板已经形成的“只能上,不能退”的格局下,怎样建立一个符合市场机制的退市制度是主要问题。

  “让资本市场成为一个以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能够具有优胜劣汰的市场是十分重要的目的。”赵锡军说。

  2011年11月28日,深交所率先出台了《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在原有的方案中新增加了两个退市条件,并且明确表示不支持暂停上市公司“借壳”恢复上市,同时表示拟设立“退市整理版”。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推出了多元化在退市标准,取得了很大进步,同时也对未来在主板和中小板上退市制度的推出获取更多的经验。

  董登新表示,退市制度的设立要有多样化的退市标准体系,加大可量化的特点,使退市标准具有客观的可操作性。目前的主板退市标准是连续亏损情况下才能退市,形式和方法比较单一,缺少多样化的退市制度标准,比如增加资不抵债退市标准、总资产退市标准还有一些市场化的退市标准:像成交量退市标准、市值退市标准等多方面的退市标准,再有可以借鉴西方国家退市标准较完善的方法和经验,这些标准如果得到认可将会对完善退市制度带来很大帮助。

  赵锡军表示,在“优胜劣汰”目的下,第一个带来的变化是观念方面的变化,观念变化的难度也是相对较大的,一些固有的思想观念以及之前退市制度的标准则需要做出很大改变。第二,是在标准方面的变化,多样化的标准推出是十分必要的,也可以参考在退市制度相对健全、经验丰富的国家的做法来配合适合我国资本市场情况的标准的推出,这样在接受程度上也比较容易接受。第三,目前在创业板进行的退市制度试点,获取更多退市制度的经验,但是在不同板块上还需要有适合该板块的标准的推出,但是最终目的“优胜劣汰”。

李平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