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站内搜索:search
中国移动山东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秀川精彩发言
来源:大众网  作者:  时间:2007-12-12 16:04:00   【浏览字号:
尊敬的谭成义主任,傅董事长,各位领导、企业界朋友:
  首先,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本次论坛的主办方——省国资委、大众日报社为我们提供一次向其他企业学习的好机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移动山东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秀川精彩发言


  中国移动山东公司组建于1999年7月,2000年11月在美国和香港上市,公司下设17个市级分公司,125个 县(市、区)分公司。在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关爱下,近年来企业在用户规模、收入增长、经济效益、服务水平等方面都得到较好的发展。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承担起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是企业应尽的义务,不断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源泉,实现和谐是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
  下面,围绕本此论坛主题,结合中国移动山东公司工作实际谈几点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义,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发展是第一要义,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要求,也是企业的最根本任务。对于存在规模效益的通信业而言,只有以发展为第一要义,才能持续扩大企业规模,增强综合实力,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服务,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移动山东公司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规模效益发展,努力保持高质量快速增长,着力维护和谐发展环境,各项工作连上新台阶,走出了一条有山东特色的企业创新发展之路。一是客户规模持续扩大。公司自成立以来,在保持多年快速发展良好势头的基础上,2005年以来加速发展,客户增长“三年三大步”,目前客户规模超过3600万户,位居全国第二位,今年以来净增客户规模居全国第一位,创历史新高。二是运营收入持续增长。2006年业务收入增幅保持全国第一,今年以来运营收入增幅继续位居全国前列。截至目前,企业总资产比成立之初翻了一番,所有者权益是成立之初的四倍,较好地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三是盈利能力持续增强。自公司成立以来,持续为地方财政做出了较大贡献,2006年纳税金额在全省通信行业位居首位,在全国通信行业位居第二位,在“全省纳税百强企业”省内排名由2005年的第五位跃居2006年的第四位。四是固定资产投资始终保持较大力度。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60亿元,不断改善网络质量的同时,为我省经济建设积极贡献力量。五是客户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今年以来,在客户规模增加近50%的情况下,窗口服务投诉下降超过70%,着力突出了发展的“好”字。连续多年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组织的服务考核中排名第一的基础上,2006年取得了服务考核满分的好成绩。连续六年获得“全国用户满意服务企业”、“全国用户满意服务”等称号。六是网络质量日臻卓越。持续加大通信建设力度,仅2005、2006年两年,网络建设工程量就超过了之前10年工程量之和。同时,不断增强网络覆盖和网络质量,积极打造精品网络。多年来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组织的网络考核中始终位居前列,2006年取得了网络考核第一名的好成绩。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我省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得益于社会各界、在座各位的理解支持,借此机会表示感谢。二、加快创新步伐,大力构建创新型企业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生存之道。面向未来,只有不断加快创新步伐,才能在未来竞争中把握主动权。对此,中国移动山东公司抓住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历史进程这一重大机遇期,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构建面向未来的技术创新体系,试图通过自身努力发挥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表率和带头作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以中国移动山东公司自主开发的“移动全时通”业务为例。之前,大量客户反映,手机关机、电量耗尽时来电不能知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对此,中国移动山东公司组织技术力量,自主研发了“移动全时通”业务。该项业务通过短信提醒的方式,告知客户关机时的来电情况,受到了广大客户的欢迎,短短两年时间客户规模突破2000万,成为全国通信行业的创新典范。再以智能化网络维护体系为例。随着业务高速发展、客户规模持续扩大,对于网络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鉴于此,中国移动山东公司充分发挥企业自身在技术方面的优势,创新打造智能化网络维护体系。所谓智能化网络维护体系,是指通过人工智能等途径对设备进行分析和配置,使系统能够自动、快速发现问题,并具备自诊断和自处理能力。采用智能化网络维护体系之后,有效缩短了业务切换时间,极大地提高了网络运行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另外,围绕市场发展,中国移动山东公司多角度入手,在增值业务开发、重点客户业务保障、不良信息监控等方面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并取得良好效果,有效提升了对市场的支撑能力,改善了广大客户的感受。中国移动山东公司近年来高速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实践过程。
  在近年来企业创新工作中,我们有四点体会。一是创新必须立足于客户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客户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特别是对于产品品质的要求日趋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客户需求,根据客户需求确定或调整创新的方向,提高技术创新和成果推广的成功率。二是必须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固然可以依靠社会力量提高创新效率,但自主创新的步伐始终不能放缓。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特别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三是创新必须尽快转化为市场成果。市场是检验创新成败的唯一标准,任何创新成果都必须接受市场的考验。尽管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风险,但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大量的技术创新实践,很难发现有价值的创新成果。因此,必须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创新。四是创新要摒弃“一劳永逸”的观念。创新是一个连续性、周而复始的过程,存在于企业全部生命周期之中。由于企业间竞相创新,使各企业技术方面的差异不断缩小,同质化程度不断提高,新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任何所谓的技术领先优势都是相对的,创新步伐稍缓一步就有可能被赶超。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充满创新激情、在技术创新道路上永不停步的企业才能实现基业常青。
  三、勇担社会责任,服务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信息化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信息产业被列为首要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十七大也将信息化战略提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移动通信已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主导和骨干力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主力军。 近年来,中国移动山东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信息化带动战略”,在山东省率先推出了“移动蓝海商务”综合信息化解决方案,通过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十大行业应用千百项工程”,应用领域涉及金融、物流、教育、电力等几十个行业,银信通、农信通、气象通、校讯通、城管通、警务通等应用服务于不同行业,为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贡献了绵薄之力。 
  农业稳,天下安。做好“三农”工作,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加快农村移动通信发展,是消除城乡“数字鸿沟”、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中国移动积极履行社会职责的重要体现。近年来,中国移动山东公司不断加大农村通信建设力度,今年在农村地区新建基站700多个,占新增基站总数的80%以上。实施移动业务下乡进村入户工程,使广大农民都能享受基本通信服务。从满足农村客户需求出发,全方位开展了农业信息化普及工程,设计适合农村市场的业务和服务产品,推出了“农信通”、“村村通”等多项业务和服务,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助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新进展。
  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世纪盛事。为做好在青岛举办的2008奥运会帆船比赛的通信保障,中国移动山东公司投入大量资源,不断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推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城市综合信息系统、无线视频同传、无线传真及高速无线上网等业务,力争为奥运会提供历史上技术最先进、业务最丰富、服务最周到的移动通信服务,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
  四、弘扬和谐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发展与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发展就没有和谐,没有和谐也难以实现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结果。社会是企业的依托,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社会各企业的共同努力。
  中国移动山东公司历来高度重视企业与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发挥行业主导企业作用,带动产业价值链上下游和谐发展,通过提升产业价值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积极发挥移动通信在传播社会和谐文化方面的作用,大力开展净化信息内容、治理垃圾短信等工作,着力打造“绿色健康网络”,倡导和谐手机文化。坚持依法经营、遵章纳税,通过加快企业自身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多做贡献。在抓好生产经营的同时,认真做好各类重大活动的通信服务工作,助力和谐文明建设。
  尽管中国移动山东公司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和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无尽的需求相比,我们所做的还远远不够。面对信息化需求浩瀚的“蓝色海洋”,我们愿与社会各界加强合作,共同开发信息资源,通过信息技术加快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降低流通成本,提高节约能力,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同时,我们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勇担社会责任,加快创新步伐,推进和谐建设,为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让我们一起承担责任,不断创新,共建和谐!谢谢大家!

编辑:陈修胜
>>浏览更多热点新闻,了解更多财经知识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论坛精华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