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17 10:05:00 作者: 李丽辉 来源: 人民日报
从3月份开始,上市公司进入年报披露密集期。2007年公司业绩如何、分红多少,成为广大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喜出望外“大红包”:注重向投资者回报的公司多了
3月6日,驰宏锌锗公布了2007年分红预案:拟以总股本390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红利20元(含税),并每10股送5股、转增5股。在目前已经公布的上市公司年报中,是分红最优厚的。
这不仅让驰宏锌锗的股东喜出望外,也令其他股民心生羡慕。在北京一家证券营业厅,已有3年“股龄”的罗先生说:“驰宏锌锗送出‘大红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06年分红是每10股送10股,派发现金30元,创下了A股分红之最。连续两年给股民高回报,真不简单!”
“不简单”的背后,是优良业绩的支撑:年报显示,2007年驰宏锌锗营业收入达到61.1亿元,比上年度增长了35.73%,利润总额达到了15.02亿元,其中13.1亿元净利润归属于驰宏锌锗股东。公司此次分红派发的现金总额,将达到7.8亿元。
注重对投资者回报的,不仅有驰宏锌锗这样的“新锐”,也有十几年如一日的“老将”。比如,中集集团自1994年上市以来,每年都坚持向股东进行现金分红和送转股;被称为“现金奶牛”的佛山照明,公司上市14年来,总股本从1993年的7717万股增加到3.58亿股,累计向投资者派发的现金红利16多亿元,超过了公司在股市上的融资总额。这些绩优股多年来坚持与股民分享业绩成果,让投资者真正尝到了价值投资的“甜头”。
从今年已经公布的年报来看,分红送股的公司明显多了。截至3月13日,沪深两市共有360多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年报,六成以上公司推出了分红转增方案。其中,有207家是现金分红,每10股派现金超过5元的有16家。
一毛不拔“铁公鸡”:不分配不转增仍为数不少
虽然今年上市公司在分红上开了好头,但毕竟还有3/4的上市公司尚未公布年报,加上年报披露大多是“先报喜后报忧”,所以整体A股市场分红情况并不乐观。象征性地每股分红几分钱的公司,甚至多年来不分配不转增的“铁公鸡”仍为数不少。
近日,西水股份公布的年报堪称“亮丽”:每股净资产高达23.94元,每股资本公积金高达22.26元,两项指标居A股市场之冠。然而,给予股东的回报却是不分配不转增。数据显示,西水股份自2000年7月上市以来,只是头两年进行了分红,此后6年就再没有过分红。
这一结果显然让很多中小股东难以接受。西水股份56名股东日前向公司递交了提案,指出公司每股净资产和每股资本公积金均超过20元,具备高分红的能力,提议公司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西水股份公司就此发布公告,表示2007年股东大会拟增加这一提案并投票表决。
浙江利捷咨询公司分析师孙皓说,国际市场普遍重视上市公司对股东的现金回报,但中国股市多年来现金回报率之低,是创纪录的。像中国石油、佛山照明等每年都不断分红的价值型公司,仅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1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只能通过低买高卖的波段操作来实现收益。从长期投资变为“投机”,对投资者来说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向股东分红是上市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
国际上,上市公司分红能力如何,是投资者选股的一个重要依据。2000年中石油在香港上市,“股神”巴菲特大量购入。据说巴菲特当初看中的,正是中石油承诺每年以净利润的45%分红这一点。几年下来,中石油的优厚分红给巴菲特带来了不菲收益,而中石油股价的大幅飙升更让“股神”赚得钵满盆盈。
与国际市场相比,中国A股市场的不足不仅在于上市公司分红少,还在于分红缺乏透明度。目前,A股上市公司分红一般都是以年度为周期,半年进行分红的公司很少。上市公司怎样分红、分红多少,只有公布了年报才知道。在年报公布之前,投资者没办法判断自己买的这只股是否会分红,即使手里拿的是绩优股,心里还是没有底。不少股民反映,希望更多的上市公司在分红上能对股东有承诺,比如像中石油那样,公司保证每年按当年利润的一定比例进行分红。这样,投资者在买股票时,只要看公司季报的盈利情况,就能大概估算出一年的分红回报。有了一颗“定心丸”,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更有信心。
专家指出,上市公司对股东进行分红回报,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在这两年上市公司业绩普遍大幅提升的情况下,对股民的回报应当成为上市公司的自觉行动。有了稳定的分红收益,股民买卖股票的频率就会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股价大起大落,有利于股市的长期稳定发展。
此外,培养投资者长期投资理念,还需要在其他方面创造条件。专家分析,中国投资者不愿做长期投资的原因之一,在于股票分红要缴纳所得税。投资者往往在分红前选择变现,而不愿意长期持有。而国外市场不存在这一制度。中国的税收政策与资本市场的发展要求不相匹配,还需要在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改革逐步完善。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