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24 09:41:00 作者: 杨成万 来源: 金融投资报
市场目前做多意愿较为强烈,后市尽管震荡难免,但已大有冲击7月高点3478点之势。
昨日,沪深股指震荡走高,深成指已逼近7月高点,沪指也不过距离前高100多点。面对逐渐抬高的股指,投资者是继续“高歌猛进”还是“左顾右盼”?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有关人士表示,随着前期高点的越来越近,市场滋生“怯”意在所难免,但目前最重要的是密切关注明年我国经济政策动向,从而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上升走势仍将持续
市场能够走出如此行情,一方面得力于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向好,另一方面则得力于市场流动性的充裕,民生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黄常忠这样向记者分析道。他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表文章称,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幅度有望超过10%;而明年CPI正增长成定局,防通胀成明年调控重点。而这些都是因为货币投放过多,市场流动性充裕使然。但对于股市而言,则是一个利好。
在黄常忠心目中,目前市场上行的总体趋势不会发生改变,当然,随着股指的继续上升,震荡概率也会随之加大。从某种意义上讲,11月底将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窗口,这是因为,一方面,沪指可能在这个时点触及市场前期高点3478点,然后会作出方向性选择;而另一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前于11月底举行,而这样的会议是中央高层决定未来一年经济工作大政方针的会议,其决策具有战略性意义,将影响方方面面,对股市的影响更为直接。
西南证券(600369)策略分析师闫莉说,昨日早盘还在震荡,而午盘便再次发起向上冲击,这表明市场做多意愿仍较强烈,大有冲击市场前期高点之势。“我个人认为,上攻不会一帆风顺,可能是以震荡曲折方式进行。”闫莉说,其实这样的上攻对市场延续“慢牛”行情更有好处。目前,个股活跃、中小市值个股仍在主导行情,因此,小步慢涨仍是主基调。
在闫莉看来,当大盘攻下3200点后,下一个目标位就是3478点,以昨日收盘的3338点计算,目前只有140点的距离,虽然幅度不到5%,但从目前的行情特点来看,仍是中小市值股、题材股、概念股的“天下”,这些个股的权重小,对大盘影响较小,使股指上涨幅度“温和”,但个股机会却较多。因此,140点的空间足够短线投资者做一个“来回”了。
不过,闫莉提醒投资者注意,目前大盘股如金融、地产、钢铁等板块走势仍然较弱,表明上涨动力不足,机构观望心态渐浓。前期不少公募基金加仓,但现在建仓的新基金比较谨慎,老基金仓位已较高,没有更多的资金加仓了,次新基金剩余资金也仅100亿元左右。实践证明,市场主力不出手,大盘就无法大涨。
三大因素支撑行情
“目前经济回升势态良好,这是不容质疑的。”闫莉说,全球性的经济刺激政策已经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尽管此前一些国家和地区提高了利率,但全球性的加息潮还未到来,短期内不必过多担心流动性,但中长期则有必要关注贷币政策的转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前于11月底举行,如果真如日前有媒体报道的将以“调结构,防通胀”作为明年我国经济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那么,对股市的影响可能属于中性偏利空。
她进一步解释说,调结构意味着将在投资、消费、出口三大块中,向消费倾斜,30%以上的投资增速不再,但消费在短期内究竟能增加多少则是一个未知数。而在投资结构方面也会有变化,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主要投向“铁公基”,而明年可能更多地向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倾斜。这对于投资者来说,面临着投资策略的相应转换。
对于10月份央企利润大增一事,闫莉坦言,一方面,可以将其理解为经济回暖背景下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但另一个方面,有迹象表明,央企业利润不太稳定,10月份也许有偶然因素。
闫莉对于后市投资策略的建议有三:首先是密切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投资政策的“定调”。“这些东西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远非个别性局部性政策所能相提并论的。”闫莉似乎很看重投资策略的战略性研究。
其次是细分经济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她举例说,如果货币政策收紧,反映最敏感的就是房地产行业,因此,目前对地产股最好持观望态度。
“短线投资者应该与时俱进。”她认为,年关将至,每年这个时候都是资产重组题材活跃的高峰时期,不妨给予重点关注;又如年报预告会逐渐增多,可关注分红能力强的个股。
黄常忠将目前支撑大盘的因素归纳为三点:一是基本面趋好是大概率事件;二是大盘技术面虽然尚待观察,但上市公司业绩如果能够上升,可以提升估值空间;三是海外市场总体上偏暖,有利于A股维持强势。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