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24 09:06:00 作者: 杜志鑫 来源: 大众网综合
从2010年基金四季度报告基金经理们发布的2011年宏观、市场和投资策略展望看,2011年流动性和通货膨胀是各基金经理关注的焦点,基金经理普遍认为,在从紧政策主导之下,发生恶性通胀是小概率事件。在对市场的看法上,基金经理普遍认为2011年将是震荡市,但是结构将比较分化。而在投资机会方面,基金经理普遍认为,目前部分周期股、尤其金融股的估值水平已经达到历史底部,估值修复将成为稳定大盘的中坚力量,投资机会集中于机械、大消费、新兴产业、通胀主题和估值便宜的蓝筹股。
宏观经济:
关注流动性和通货膨胀
A股基金经理们对于2011年信贷投放和通胀形势格外关注,用华夏大盘基金经理王亚伟的话说就是:“通胀形势如何演化将决定市场能否产生全局性行情以及结构性机会的来源。”在具体看法上,基金经理之间存在较大分歧。
恶性通胀概率小
从博时、华夏等基金公司发布的季报中可以发现,博时主题基金经理邓晓峰、华夏盛世基金经理刘文动认为2011年流动性将恢复正常,发生恶性通胀的概率较小。
邓晓峰表示,展望2011年,国内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强劲,而海外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迹象也有所加强。微观层面上,居民的负债率极低,收入预期乐观;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良好且处于不断改善之中;政府的负债在经历高速扩张后,考虑税收的增长和政府资产的增加,总体上依旧处于良性水平。通胀和经济过热是主要的风险,但在从紧的政策主导之下,发生恶性通胀是小概率事件。
刘文动表示,展望未来,通胀、房价等制约国内经济发展的因素依然突出。经济政策将围绕控通胀、调结构、促民生、保增长展开。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将成为经济结构转型的重点,但流动性充裕的局面有可能发生逆转,从而给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带来压力。
万家精选股票基金欧庆铃表示,中国经济仍处在复苏的通道中,从经济增长看,2011年GDP增长率将逐季上升,但全年的增长水平略低于2010年,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风险是通胀。由于周期性因素和劳动力成本等结构性因素的叠加,通胀及通胀预期都将很长时间保持在较高水平。
天治趋势基金经理吴涛表示,对于2011年的投资,通货膨胀是影响投资的主要因素。由于2010年第一季度物价基数较低,2011年第一季度CPI重新逼近5%是大概率事件。因此从现在到2011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依旧不会有放松迹象,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控制新增贷款投放依旧是央行对冲流动性的主要工具。在此前提下,市场仍将延续弱势震荡并存在结构性机会。一旦通胀的拐点趋势形成,也就意味货币紧缩的过程结束,经济基本面的向好将驱散投资者的担忧,市场有可能重现2010年国庆后的风格转换和强劲走势,而这一时间点,很有可能落在2011年的第二季度。
流动性依然充裕
博时平衡、南方隆元产业主题基金经理认为2011年流动性依然充裕。博时平衡配置基金经理杨锐表示,2011年,全球经济再平衡是个长期过程,从失衡到再平衡,基点是货币体系重建,支柱是实体经济转型。重建货币体系的原因在于,解决次贷危机导致了金融危机债务化,而债务危机最终只能是货币化解决。
广发大盘基金经理许雪梅认为,在美国经济转好但就业率没法超预期改善的情况下,美国QE2甚至QE3的大背景决定了全球流动性仍很充裕。尽管中国国内货币政策因为通胀因素而和美国政策相对立,行驶在适度紧缩的道路上,但中国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和持续改善的经济环境中和了货币政策的不利影响,中国股市应该跟GDP的基本面走。2010年中国经济表现优异而股市领跌全球的情况肯定不可能继续。整体而言,2011年市场会有一定的机会。
嘉实增长基金经理邵健表示,展望2011年,全球经济有望逐步复苏,美欧等国的流动性回收虽可能被提及,但难以大力度执行。对中国而言,增长问题并非主要矛盾,预期全年经济有望继续保持9%以上的增长,但通胀可能给政策带来较大的压力,并可能对资本市场造成较大的扰动。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