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 > 股票

国农科技否认配合二股东清仓出逃 称其炒股炒得好

2011-06-16 09:58:00     作者: 马 燕    来源: 证券日报  

关键词: 科技股份 科技证券 证监局 炒股 变动报告书 科技投资 清仓 涨停 减持 证券日报
[提要] 在《证券日报》6月10日报道国农科技二股东赶在摘帽行情的高点精准减持后,国农科技于6月14日发布了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国农科技证券事务代表在6月15日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重庆长龙的所有操作都是通过二级市场买卖进行,与一般的炒股行为一样。

  在《证券日报》6月10日报道国农科技二股东赶在摘帽行情的高点精准减持后,国农科技于6月14日发布了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透过报告书,人们才赫然发现,国农科技二股东其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是一家地地道道的投资公司。

  国农科技证券事务代表在6月15日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重庆长龙的所有操作都是通过二级市场买卖进行,与一般的炒股行为一样。

  二股东功成身退 大举清仓

  公告显示,重庆长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重庆利园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于2011年6月9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分别减持了国农科技股份3,600,000股和234,300股,共占国农科技总股本的4.57%;6月10日,重庆长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又减持了438,452股;经过上述交易,重庆长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重庆利园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累计减持国农科技股份4,272,752股,占国农科技总股本的 5.09%。

  6月9日,是国农科技连续涨停的第二个交易日,而在国农科技发布股价异动公告的10日,涨幅也达到了8.41%。选在这两天抛售股票,确确实实踩在了最高点。

  有质疑认为,对于重庆长龙撤退,公司在信息披露的时间点上配合极其到位。6月8日国农科技摘帽后,8日、9日连续两天涨停,在涨停期间二股东迅速抛售股份,随后6月10日,公司发布业绩预减公告,利空消息传来,股价应声下跌。

  国农科技证券事务代表告诉记者,这都是外界的猜测,公司并没有配合,当时发业绩预告是深交所要求的。至于重庆长龙踩点的精准,她认为“那是他们对时势的判断问题,只能说人家炒股炒得好。”她还告诉记者,因为本报的报道,国农科技受到了当地证监局的问询,这几天一直都忙于交材料做解释。

  无心经营只为投资

  二股东或仍继续减持

  虽然重庆长龙的主要经营包括农业种植及产品销售、中药材种植、销售等,但其实际控制人却是重庆华南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彻头彻尾的投资公司,主营业务即为投资咨询,投资管理,利用自由资金进行项目投资,并且只有两位自然人股东,何庆中持有40%的股份,高小琼持有60%。

  如此,国农科技二股东重庆长龙这一来一去的意图就非常明显了。

  华融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肖波告诉记者,此次重庆长龙的精准减持就是重庆长龙退出国农科技的开始。重庆长龙从去年在二级市场增持国农科技股份到现在卖出股票,是一次再纯粹不过的二级市场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中所提到的重庆利园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则是重庆长龙的全资子公司,此前它也“暗中”持有国农科技的股份。而此次减持后,重庆利园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不再持有国农科技股份,重庆长龙还持有国农科技171,690股。公告称,重庆长龙未来12个月内存在继续减持国农科技股份的可能性。

  大股东不作为

  资产注入飘渺无影

  有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告诉记者,国农科技现在就是一个壳资源。但在壳资源广受欢迎的证券市场,国农科技却并不那么“招人待见”。

  当初, 国农科技的原第一大股东深圳中农大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农大科技”)60%股权在北交所挂牌出让,不料,各路投资者却似乎对此兴趣索然。令意向方“望而却步”的并不是8685.34万元的挂牌价,真正原因乃是其7214.66万元的额外支出——4372.8683万元债务代偿款和2841.7917万元的项目垫付款,合计1.59亿元整。

  直到2009年底,这场历时逾14个月的“马拉松式挂牌”才终于走向“终点”。而终在2010年 2月11日,安庆乘风制药斥资1.59亿受让了这部分股权。

  因而当时市场均认为,乘风制药此次“主动请缨”或是有备而来。有长期关注国农科技的分析人士当时指出,由于国农科技也有制药业务,因此乘风制药受让上述股权的目的或意在产业整合,受让方未来或将其旗下资产注入实现借壳上市。

  但一年多过去了,乘风制药并没有任何行动,市场上也并没有任何消息。国农科技证券事务代表告诉本报记者,大股东资产注入这件事情目前上市公司这边没有接到任何消息。“以后会不会有资产注入,对我们来说也是个不确定性。”

  业绩预降

  国农科技前景堪忧

  如果一直没有资产注入,国农科技前景堪忧。

  国农科技此前因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亏损而披星戴帽,今年6月7日刚刚摘帽,6月10日即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201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万元-120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4.37%-66.25%。

  对于公司下半年业绩是否会有改观,国农科技证券事务代表表示她也不清楚,但她告诉记者,公司的主营业务并没有变化。国农科技主营业务包括生物制药的研发与销售、房地产开发和销售。

  房地产方面,由于政府继续加强调控力度,房地产市场增长有限,公司管理层也曾试图做大地产项目,但受制于资金不足,一直未见起色,其位于崇明岛的地产项目“田园风光”已建设多年,2010年才得以上市销售。并且该住宅项目是国农科技唯一在建的项目,公司在建及储备项目绝对数量少,也是公司房地产业务发展的一大瓶颈,国农科技能否再靠房地产拉升业绩很难说。

  而至于公司一直以来的医药主业,国农科技在2010年度报告中承认公司医药产品规模偏小,面临非常激烈的竞争。并且国农科技医药方面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子公司山东北大高科华泰制药有限公司所生产的药品。但今年化学原料药受降价政策调控力度较大,有医药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这将给相关公司带来业绩压力。

  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其证券事务代表表示,作为公司员工,每个人都希望公司往好的方面发展,“但具体公司能不能做到,我们现在也不知道。”

郭凯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