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8 09:56:00 作者: 伍泽琳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伍泽琳/制表 翟超/制图
有限合伙制PE基金 组织构成
聚焦券商直投业务转型
36家券商豪掷243亿猛攻直投业务
上市券商即将实现直投业务全覆盖
直投业务无疑拓宽了券商收入来源,尤其在经纪业务短期难改颓势、佣金率持续下滑的背景下,直投收入对券商业绩无疑起到稳定作用。
当更多的券商试水直投业务之时,包括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等部分业务开展较早的券商已进入业务回报期。
证券时报记者 伍泽琳
继国金证券日前公告拟斥资2亿设直投子公司之后,沪深两市18家上市券商直投业务将实现全覆盖。统计数据显示,包括非上市券商在内的36家券商直投子公司注册资本已超240亿。
业内人士表示,更多的券商试水直投业务之时,包括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等部分业务开展较早的券商已进入业务回报期。
券商直投踊跃
自2007年中信证券取得直投业务试点资格,设立国内首家券商直投子公司算起,国内券商直投业务已开展了4年多。此间,随着2009年5月《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试点指引》的出台,证监会降低了券商设立直投业务门槛,券商直投子公司的设立迎来了第二轮高峰,广发证券、华泰证券、平安证券等8家券商获得直投业务资格。
截至2012年2月24日,已获批设立直投子公司的券商共计36家,直投子公司注册资本合计达243.1亿元。其中,沪深两市18家上市券商已涉足或即将涉足直投业务。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目前已有包括金石投资、海通开元、中金佳成等在内的6家券商直投机构参与设立9只直投基金,筹集并管理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开展直投业务。
先行者初尝甜头
在更多的券商准备加入直投大军时,部分直投业务先行者已初尝甜头。据清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傅喆介绍,截至2012年1月底,已有42个券商直投项目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方式退出。
按照平均账面回报倍数看,国元证券旗下国元股权投资虽然仅发生1笔IPO退出案例,但账面回报已达5.93倍,居各机构之首;平安证券旗下的平安财智位居第二位,共实现7笔IPO退出,平均账面回报为5.63倍;广发证券旗下的广发信德同样完成7笔IPO退出,平均账面回报5.11倍,位居行业第三位;排在第四和第五位的依次为国信证券和中信证券的直投子公司国信宏盛与金石投资,两家机构均完成10笔IPO退出,平均账面回报倍数分别为4.82倍和4.37倍。
“目前国内券商盈利模式单一,作为券商主要收入来源的经纪业务短期内难改‘靠天吃饭’的困境,资管、自营等业务同样难以摆脱受资本市场影响而业绩波动较大的局面。”广东某券商经纪业务总部总经理助理表示。
直投业务无疑拓宽了券商收入来源,尤其在经纪业务短期难改颓势、佣金持续下滑的背景下,直投收入对券商业绩无疑起到稳定作用。以中信证券为例,海通证券分析师董乐指出,2011年上半年中信证券的经纪业务在营业净收入中占比下滑至27%,但该公司净利润却同比增长13%。“在中信证券不再享有中信建投股权且市场行情相对低迷的背景下,该公司盈利同比实现正增长,直投业务是主要推动因素。”董乐表示。
此外,招商证券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平安财智、国信宏盛等券商直投子公司多个项目IPO之后,所持股份将在今明两年陆续解禁,预期利润可观。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