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 > 资讯

古玩艺术品投资乱象丛生 虚假拍卖缔造增值神话

2011-06-22 10:02:00     作者:    来源: 信息时报  

关键词: 古玩艺术品投资
[提要] 随着国内股市波动加剧,房市投资低迷,民间资本涌向艺术品市场这一“蓝海”的趋势在加强。近日在拍卖市场上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图》以4.025亿元成交,创今春拍卖中国古代书画作品成交新纪录。

  随着国内股市波动加剧,房市投资低迷,民间资本涌向艺术品市场这一“蓝海”的趋势在加强。近日在拍卖市场上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图》以4.025亿元成交,创今春拍卖中国古代书画作品成交新纪录。近期几则涉及古玩收藏的新闻,无不透露出目前投资市场对于古玩藏品的兴趣急剧上升,藏品价格不断被炒高。

  但记者调查发现,投机心理也滋生了古玩市场价格虚高、赝品泛滥等乱象,对更多涌向古玩、艺术品市场的投资者来说,遭遇风险远比“捡漏”获利的概率大得多。

  藏品市场乱象多

  “现在的货都涨了,像这块玉镯子,春节前只卖几百元,现在拿下得2000多元。”在上海云州古玩城经营玉器的一位经营者倪先生说,“现在股市、房市投资低迷,不少热钱开始涌向古玩市场,估计还得涨。”

  “一套币不带4字的2万8千元,带4的2万6千元,成交!”在云州古玩六楼钱币市场,正在“吃”货的店主说,“去年价格是1万6千元,翻了将近一倍,利润非常好,将来还要看涨。”

  海派美术馆的万峻池则认为,资金的大量涌入是促使古玩市场繁荣的最主要原因,但投机也造成市场的价格虚高乱象。他说:“作品价格虚高不下是恶意炒作的结果。”

  赝品横行是古玩市场另一乱象。经营玉器十几年的倪先生劝诫投资客:“如果准备投资经营,千万要慎重,现在赝品太多,没有好的眼力不要轻易涉足。”他拿出一块玉说:“这是我花4万多元收购的,以为是块和田玉,后来发现是阿富汗玉,这个东西只值几十块钱而已。”

  万峻池说,利用玩家不成熟心态来拍卖炒作牟利,已经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只是手法不同。

  虚假拍卖缔造增值神话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举例:“当时拍卖这幅画,我们承受的底价是1.8万元左右。为了炒起这幅画,就请‘托手’不停地往上叫,但当时没料到现场有一位浙商直接把价格叫到了32万元,但我们还是没有出手这幅画。”他解释说,这样做是为了给这位画家在市场上“造势”,于是这类作品就被轻松“炒高”了,暴利也就产生了。

  除了炒作抬高作品价格外,把低廉的现代工艺品“鉴定”成具有巨大收藏价值的文物也是演绎艺术品神话的手段之一。江西省景德镇市现代艺术瓷经销商杨经理(化名)告诉记者,现代瓷的鉴定证书容易买到,只是请艺术家签字要费些周折,但他表示可以搞定。有了“鉴定证书”,一件普通作品的身价可翻十倍。

  艺术品市场的火爆也催生了层出不穷的造假手段。在上海某古玩城,一位老板拿出一枚假翡翠戒指说,“这枚戒指的色彩就是用硫酸、明矾等化学颜料渗入的,如果是真的,这得值好几十万元。”据新华社电

李平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