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新闻
本站搜索:

降息刺激 深圳二手房成交上升 供需博弈会持续

2012-07-16 14:31:42     作者: 徐强    来源: 深圳特区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深圳二手房,成交面积,楼市
[提要]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央行两次降息对楼市的刺激作用逐渐显现,并直接反映到置业者的心理上。来自世联地产的监测数据也显示,降息当周(7月2日-7月8日),深圳二手房成交1309套,攀上10周来的高峰,环比前一周1081套上涨了21.1%。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央行两次降息对楼市的刺激作用逐渐显现,并直接反映到置业者的心理上。记者采访发现,多数人坚定了楼市回暖的判断,对未来房价看涨信心十足,受“买涨不买跌”惯性思维的影响,都有“此时出手好过涨价了后悔”的心理,因此置业热情上涨,楼市回暖的特征明显。

  降息当周二手房成交攀高峰

  记者调查,从6月份首次降息后开始,就有不少购房者结束观望,入市购房,楼盘持续热销。另外,开发商打折促销楼盘数量有所下降,由此影响了置业者对未来房价走势的判断,普遍预期未来房价上涨,本月的二次降息,则进一步提振了置业者信心。

  上周末,在福田区景田一家房产中介店铺里,一对年轻的小夫妻正在与卖方进行面谈,最终,双方在中介的撮合下,以低于卖方原报价2万元的价格成交,并现场签订了购房意向书。中介代理小孙告诉记者,这对小夫妻从上海来到深圳一年多,因为缴满社保一年,具备了购房资格,年初就委托他帮忙寻找益田村片区的房子,他带着两人看了多家,都是因为价格问题,一直没有成交,而这对小夫妻也一直觉得房价还会再降,所以选来选去,并没有急着做决定,这次卖方愿意在原报价基础上降了一点,而这对小夫妻也觉得,如果再拖下去,可能还会涨价,所以就果断成交。

  小孙介绍,近段时间,他代理的很多客户购房意愿都很强烈,尤其是一些首套房置业者,入市步伐明显加快,原因是他们均对未来房价存在上涨的担心,因此将置业计划提前。另外,央行的两次降息,降低了购房成本,这对提高购房者的置业热情,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来自世联地产的监测数据也显示,降息当周(7月2日-7月8日),深圳二手房成交1309套,攀上10周来的高峰,环比前一周1081套上涨了21.1%。

  世联地产华南区首席分析师曹取分析,随着5、6月成交量的走高,再加上一个月时间内央行两次降息,全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回暖的态势,部分开发商开始纷纷收窄优惠幅度,使部分购房者对市场的预期出现改变。

  来自市规划国土委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深圳住房成交套数和成交面积环比分别上升2.57%和3.72%。而一份关于购房者信心指数的调查也表明,今年二季度为55.2,较上季度提升2.6个百分点。

  曹取认为,从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购房者对未来半年房地产总体走势的乐观程度较年初明显改善。

  下半年房源充足供需博弈会持续

  伴随着楼市的回暖,房价见底说法再度被很多人提及,对此,深圳中原董事总经理李耀智认为,楼市或已见底,下半年深圳住宅市场将延续年中的趋势,逐渐企稳回升,但并不存在大涨的可能。

  李耀智判断,在金融政策放松的情况下,市场看跌情况发生转变,成交价格方面,预计下半年全市一手商品住宅价格会持续上半年平稳趋势,成交价格将在6月份基础上再上涨4%,全年涨幅约为5%。

  在置业专家看来,下半年房源充足供需博弈会持续。对于准备购房的人来说,需在金融政策、楼市限购政策进行权衡,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购房需求,作出理性的判断,而不是跟风。金融政策的放松,针对的是整个宏观经济,也间接降低了首次置业者的购房成本。楼市调控政策则直接遏制投资者进入市场,随着调控时间拉长,刚需成为市场成交主力。即使降息会刺激市场预期,但是缺少投资客的参与,市场也是完全可控的。

  事实上,影响房价的因素有多方面,但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还是供求关系。今年上半年,全市一手商品住宅仅推出140.43万平方米,如果正常推盘的话,预计下半年全市新增供应可达280万平方米,加上6月底的全市一手商品住宅可售面积225万平方米的存量,下半年全市可售约505万平方米左右,由此可见,全市一手商品住宅可售量将十分充足。

  记者调查还发现,首次置业的刚需在经历了上半年的热销之后已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释放,而有购房资格的改善型需求开始入市,并且会逐渐成为支撑成交的重要力量。

system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