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银行 > 银行资讯

进出口银行联手工银租赁 百亿进军国际租赁市场

2010-11-30 10:04:00     作者: 聂伟柱 石仁坪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关键词: 进出口银行
[提要] 昨日,工银租赁透露,工银租赁与中国进出口银行于近日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联手开拓国际租赁市场,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现阶段,我国国内的航空公司、航运公司等租赁了大量国外租赁公司的飞机、船舶,支付了巨额外汇,但却不能计入我国的进口贸易额。

  聂伟柱 石仁坪

  昨日,工银租赁透露,工银租赁与中国进出口银行于近日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联手开拓国际租赁市场,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

  根据这项协议,进出口银行将先期给予工银租赁100亿元或等值外币资金支持,用于开展飞机、船舶、设备等进出口租赁及海外租赁资产投资等;工银租赁则将利用其专业技能向进出口银行提供飞机、船舶及设备的资产管理咨询与处置代理服务。

  百亿资金开拓国际租赁市场

  自2007年政策闸门开启以来,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迅猛发展。截至目前,银监会监管的金融租赁公司总数达17家,资产总额已超过2700亿元。

  “一方面规模迅速扩张,另一方面也发现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一位金融租赁业内人士表示,飞机、船舶往往动辄数亿元,扩大规模消耗了租赁公司大量资金。当前,租赁公司面临资金来源特别是外汇资金来源有限的困境。

  为了寻找融资出路,金融租赁公司纷纷与银行展开战略合作,拓展资金来源。11月初,民生租赁公司与中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者将为民生租赁提供8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美元。

  此次,工银租赁与进出口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涉及的资金规模更为巨大,高达100亿元。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联手开拓国际租赁市场,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创新型金融服务。

  推动金融资本参与国际竞争

  “应大力支持中国的金融租赁公司扩大进口,促进平衡国际贸易,缓解我国与欧美等国的贸易顺差。”一位金融租赁公司高管表示,在上世纪,日美贸易逆差严重时期,日本就通过租赁公司进口美国飞机。飞机不但供日本本国使用,还租赁给其他国家,甚至是美国的航空公司。

  现阶段,我国国内的航空公司、航运公司等租赁了大量国外租赁公司的飞机、船舶,支付了巨额外汇,但却不能计入我国的进口贸易额。若国内的金融租赁公司直接进口飞机、船舶等大型设备,再将其出租,可以减少我国的贸易顺差。

  “此外,我们还应该充分利用租赁贸易在国际贸易进出口统计上的特点,通过租赁方式扩大出口。”上述金融租赁公司高管还表示,金融租赁公司只要与进口国的承租人在租赁合同中签署有不改变社会所有权的条款,即能将中国企业生产的设备交付给进口国的用户使用,达到实质出口的目的,又可以不计入中国的出口。如此一来,租赁公司支持和扩大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同时,又平衡了国际贸易。

  工商银行副行长、工银租赁董事长李晓鹏表示,进出口银行与工银租赁都有着促进企业“走出去”的共同目标。本次战略合作协议的达成,将为我国金融资本通过租赁业务参与国际竞争注入强劲推力,有助于提高我国金融租赁企业国际竞争力,推进租赁服务国际化进程。

  工银租赁是工商银行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7年11月,是我国首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目前,工银租赁在资产规模、盈利能力、海外市场渗透力方面均处于我国金融租赁行业首位。截至目前,工银租赁拥有民用飞机57架、船舶63艘,以及650余台套的地铁、轻轨、工程机械等设备。

郭凯

相关阅读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