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财经社区

施耐德电气:以技术和生态创新 驱动数字化、绿色低碳“双转型”

2024

/ 06/17
来源:

网络

作者:

朱萍

手机查看

  日前,2024年施耐德电气创新峰会在青岛开幕。面对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气候变化、能源转型、全球多极化等发展趋势,叠加国内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双碳”进程,经济学家、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等汇聚一堂,共同探讨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企业的转型路径,以及如何利用转型打造新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转型性”增长。

 

  两大引擎驱动 从高速度迈向高质量

 

  “当前,我国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以创新科技为动力,以数字化等先进技术,助力产业摆脱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迈向高效、绿色的高质量发展。可以说,新质生产力实质上就是创新驱动的数字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将推动中国产业的数字化、绿色低碳‘双转型’进一步提速。” 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表示,大势当前,企业需借助“技术创新”和“生态创新”这两大引擎,乘势而上,赢得未来机遇。

 

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分享洞察

 

  第一大引擎是“技术创新”。这是推动“双转型”的核心动力。尹正认为,“实现高效和可持续有公式可循,有工具可用。施耐德电气自身践行和广泛赋能的经验表明,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三大技术的融合可以全面提升效率,增效降碳,已成为‘双转型’的关键工具。”数字化技术可以覆盖产品和资产从设计、建造到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先进AI应用可以进一步强化仿真建模、流程自动化、预测分析等功能,从而全面提升生产和能源效率,挖掘价值潜力,以转型促收益。

 

  施耐德电气认为,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数字化转型内驱力更强,同时呈现更务实、更融合、更开放的特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要明确路径、修炼内功、善用技术、融合生态。这其中,AI技术将展现出无限潜力。

 

  第二大引擎是“生态创新”,能够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尹正表示,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数字化、绿色发展,这些都要求高度开放协作的生态环境。因此,企业需要融入生态,相互赋能,共同提升产业影响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我们提出了‘影响力’理念,提倡企业以可持续发展为战略,全面创新,强化生态协作,赋能广大伙伴,实现从‘竞争力’到‘影响力’的转变。在这方面,施耐德电气携手供应商、系统集成商、盘厂、服务伙伴及设计机构等伙伴,共同打造了开放协同的生态圈,不仅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加快转型,同时赋能各行各业用户,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中国经济与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中国正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亟需以新的发展动力,激活新的增长点。”针对当前国内国际发展局势,著名经济学家、深圳市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院长向松祚在会上表示,科技创新已成为新时代的发展驱动力,能助力各大产业培育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生产力,在未来竞争中赢得先机。 无论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有机会通过创新技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转型性增长。

 

著名经济学家、深圳市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院长向松祚出席施耐德电气创新峰会

 

  从竞争力到影响力 协作助企业转型“破局”

 

  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数字化、绿色低碳转型趋势将进一步增强,这就给企业提出了更高的协同要求。

 

  “新质生产力将给产业生态带来巨大的变化。其三大关键要素,即创新、数字化、绿色,这三大要素共同指向了‘开放协作’——无论是创新、数字化还是绿色低碳,都要求高度的开放协同,而这也将促使企业的成功内涵进一步扩展。”尹正认为,在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企业依靠单打独斗越来越难以成功,协作共赢成为新时代必须,企业竞争的内涵和成功的标准也随之发生变化:不仅要取得商业成功,还要注重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躬身入局,做新质生产力的践行者,还要广泛赋能生态伙伴,做新质生产力的赋能者。

 

  “促进生态圈上下游协同、合作伙伴强强联合,打造‘豪华朋友圈’,发挥各自能力专长,是将企业塑造成‘六边形战士’,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业务发展的关键。”海博思创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舒鹏也重点强调了协同的作用,他认为,数字化与绿色低碳“双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如何平衡短期需求与长期目标、以转型促增长,是众多企业需要关注的问题,而协同合作正是“破局”的关键。

海博思创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舒鹏与生态伙伴就“聚合生态力量,共塑发展新动能”议题展开讨论

 

  “不断扩容的合作伙伴生态圈是激发企业创新力的催化剂。”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业务发展中国区负责人熊宜指出,当前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倒逼企业加速创新变革。企业若想开辟新赛道,需要通过生态协同,在最大化自身创新能力、降低创新风险的同时,敏捷洞察、深度理解上下游伙伴所面临的创新挑战。只有在生态圈合力作用下,才能有效地应对创新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和挑战,推动创新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助力各行业“含新量”更足、“含绿量”更多。

 

  聚焦可持续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

 

  在数字化浪潮和“双碳”背景下,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创新驱动、生态圈联动为“双转型”注入扎实根基与强劲动力的基础上,企业还需要将可持续发展融入战略,坚持为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施耐德电气一直是可持续发展的先行者,做出了多项长期承诺:2025年实现自身运营的碳中和,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的“零碳就绪”,2040年实现端到端价值链的碳中和,2050年实现端到端价值链的净零碳排放,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同时,计划从2017年到2025年帮助全球用户减碳达到8亿吨,目前已减碳5.76亿吨。此次峰会期间,施耐德电气还发起守护“蓝碳”倡议,携手伙伴为中国海岸线种植2050棵红树林。

 

  针对人才培养,施耐德电气还发起了“碧播计划”“绿色低碳产教融合项目”等计划,与全国超过100所职业院校展开深入合作,为近千位教师提供培训,受益学生近十万名,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产业转型提供生力军。此外,施耐德电气还为社会提供清洁电力和能源相关技术培训,发起多项员工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

 

  “总的来说,在新质生产力时代,企业不仅要积极加快自身的转型升级,更要树立‘影响力’思维,通过‘全面创新、协同生态伙伴、坚持可持续发展’三大举措,强化自身影响力,广泛赋能伙伴与社会,不仅追求经济效益,更要共同打造绿色可持续的长期增长模式。”尹正说。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张立花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