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大盘

高台跳水三天就收复失地 股民麻木

2007-09-17 16:19:00    作者:邵泽慧   来源:北京晚报  

高台跳水三天就收复失地股民麻木

  这次虚惊让我更“麻木”

  股市最近的状态可以用“热闹非凡”来形容。2000亿特别国债的发行和8月CPI同比上涨6.5%终于让牛头在9月11日低下,但两天后,沪指迅速收复5300点,仿佛只是让大家“虚惊一场”。不过之后股市面临的状况就值得好好掂量:基金开始“内讧”:一部分忙着“增肥”,一部分忙着“瘦身”;大量红筹股回归给市场带来的资金压力;为了引导投资合理增长、稳定通货膨胀预期,周五央行宣布再次加息。一方面整体市场估值过高导致投资者尤其是机构们开始谨慎;但另一方面物价的快速上涨银行的负利率又导致资金流动性泛滥居高不下,因此9月的行情注定是多空的激烈对决。而对于散户来说,即使面对调整已经作好心理准备,还是应该时刻牢记安全第一。

  面对暴跌股民麻木

  现在回头看看9月11日上证指数200多点的那场“高台跳水”表演,股民高先生依然为自己的不为所动感到庆幸:“当天一只重仓股跌停,其他两只股票跌幅在8%,我心想,完了,原本打算十一买的蒙迪欧一个车轮子没有了。”高先生说道,“朋友劝我赶紧走人,说是调整开始了,可是我决定搏一下,所以捂着票没卖,结果到了上周五股票全部翻红,甚至比9月11日之前还多赚了一些。”说到这儿,炒股近一年的高先生承认自己有靠运气的成分在里面,不过他向记者坦言,对于股市的暴跌,他有点麻木,因为根据经验,不超过3天大盘就会收复失地,着急出货的人反而会亏掉些利润。记者发现,面对“911”那场狂跌,股民表现得都很平静甚至有点期盼,一位股民发帖称:“早就盼着调整了,这是进货的最佳时机”,还有股民表示“怎么跌的就会怎么涨回去,不用担心,继续全仓杀入”。

  一半股民喜欢“捂票”

  开发商喜欢“捂盘”,股民开始“捂票”。网易财经作的网上调查显示,面对这次调整,62.4%的股民没有抛售手中的股票,54.7%的股民依然满仓,50.2%的股民表示会继续捂着手中的股票。“捂票”一部分是因为股民手上的确拿着好股票,甚至打算留给儿子孙子;一部分是因为散户目前成交欲望有些低,尽管大盘蓝筹前期大幅上涨,可是个股却涨幅不大,而面对“世界最贵”的A股,大家似乎感到有些无所适从。“投资了,怕调整;不投资,怕踏空。”股民周先生正处于这样的矛盾之中,所以他也采取“捂票”以“不变应万变”。“你说这次调整得应该挺充分的吧,如果风险得到释放,应该又是一个介入的好时机。但是现在很多股票价格都这么高,我有点不敢追。”周先生说。

  基金一周入账350亿

  尽管作为股民的周先生不敢将资金投入到市场,但是无数个作为基民的“周先生”依然哗哗地把钱毫无畏惧地投进股市。上周没有新基金发行,但是自上周一以来,基金公司进行的持续营销和拆分已经为市场带来超过350亿元的新资金,有的基金一天就涌进100亿,更多的基金则是还没到拆分之日上限额度就已经满了。而本周泰达荷银市值、汇添富均衡增长,东方龙等基金将先后开放申购或大比例分红。预计基金持续销售的规模本周还将攀上新高。基金拿着这么多钱进股市必然要买股票,所以有可能会进一步助推蓝筹股的上涨从而推动指数继续走高。

  部分基金“控制体重”

  市场人士认为在投资者狂买基金、基金狂买蓝筹股的循环链条中,基金持仓比重一直处于超高状态,并且“扎堆”蓝筹股中,这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因此基金的持仓已有必要减负与分流。

  其实基金公司之间已经出现了分歧。尽管不少基金公司还在展开持续营销活动,但是自8月以来已经有40余只股票型基金暂停申购,表示要“控制体重”。如景顺长城旗下9只基金产品中已有5只暂停了申购业务。其他如广发聚丰、华夏回报、博时价值等也发布了暂停申购的公告。

  另外像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旗下4只基金均已关门一段时间,为的就是保护持有人的利益。对于基金公司暂停申购,基民王先生表示非常赞同,王先生认为在当前这种以基金为主的资金推动型市场下,控制资金规模不但对投资者负责,也是对市场负责。

  管理层收紧流动性资金

  面对市场泛滥的资金,管理层也已经开始一步步采取措施收紧这些资金。

  今天,包括建设银行在内的3只新股网上申购,同时中国神华今天上会,募集资金将达到近670亿元,这是继北京银行130亿元、建设银行580亿元、中海油服130亿元的IPO融资额之后的市场又一大扩容表现。世基投资认为:一方面H股、红筹的回归已经“紧锣密鼓”;另一方面资金的供应出现紧张,2000亿元特债向社会公开发行,新基金的发行明显减缓,这些措施明显有紧缩流动性的意味。

  与此同时,港股“直通车”即将面世,首个基金QDII发行就到了500亿,这些无疑都给估值处于高位的沪深股市带来阵阵寒意。

yingchun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