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大话理财

新婚夫妇:先还贷还是先买车

2009-05-19 09:51:00    作者:   来源:南方日报  

    ■理财案例

  主持人:张俊

  专家支持 广发行武汉分行硚口支行理财师夏娜

  一、家庭情况

  李先生28岁,在某事业单位工作,年收入10万元左右。太太刘女士26岁,在勘察设计院工作,年收入15万元。两人均享受社保,目前,两人共有存款8万元,没有任何投资。小家庭每月生活费约需4000元,2006年购买一套价值100万元房产,目前剩余贷款40万元,每月还贷4000元左右。

  此外,两人每年都要旅游一次,花费在1万元上下。李先生计划在2009年底将房贷一次性还清。刘女士准备在2010年怀孕生宝宝,同时还想贷款买一辆15万元左右的车。另外,还想为宝宝攒够留学教育金。该如何理财?

  二、理财目标

  1。希望2009年底一次性还清房贷40万元;

  2。想在2010年贷款购置15万元左右的车;

  3.15-20年后有足够资金供孩子留学。

  三、家庭财务分析

  家庭当前财务状况的不合理之处:

  1。家庭的财务安排有些失当,流动性比率偏高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压缩了收益空间,造成家庭财富累积过程进展缓慢。

  2。投资性资产的投向极其单一,全部在现金和银行存款,投资回报率很低,在CPI已经大幅走低的情况下,家庭面临的还是“负利率”。

  3。夫妻两人除了单位里的医保外,一点商业保险都没有购买,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或疾病家庭财务状况将快速恶化,会给整个家庭带来负面的影响。

  四、理财建议与规划

  1。提前还贷不适宜,腾出资金先理财

  对于李先生家庭的第一个计划,考虑到目前存款只有8万元,按目前的年收入与支出,年结余为13.9万元,两笔相加20万元左右,要实现投资收益翻倍才能达到年末40万元,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考虑到李先生在机关工作,太太又有社保,这笔房贷有一部分是公积金贷款,并且每月还款部分可以从缴纳的公积金中扣除;此外,央行连续降息使目前住房贷款的利率大幅下降,大大减轻了贷款族的还款压力,何况李先生家庭的负债情况完全在合理的范围内,因此,建议李先生推迟一次性还清房贷的计划,把资金腾出作其他的理财规划。建议保留六个月的生活备用金后,剩余的活期存款可以投资到创业1号安心回报,可以获取较高的稳定收益,比起放在活期存款的收益约高10倍左右。

  2。市场低迷优惠多,贷款买车可实现

  李先生和太太计划明年贷款购买价值15万左右的私家车。按目前的规定,车贷最高可贷五成,由于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许多车行为了增加销售量,加快资金回笼,按不同价位不同车型推出了一系列优惠贷款,对于部分高档车型甚至推出了零息贷款。而对于李先生家庭来说,再增加7.5万元左右的贷款对于家庭来说完全可以承受。区别就是买什么价位的车和能拿到多大的优惠利率,这两点,找好代理商很重要。

  3。教育基金没弹性,定投基金最稳妥

  通过计算,当孩子要出国留学时,李先生家庭需准备大约92万元。再一次强调,孩子的教育金准备是缺乏弹性的,因此要趁早准备,宽裕准备。从李先生家庭的情况看,这笔出国留学教育金大概15—20年后需要。按目前的形式看,采取定期定额方式投资基金是准备子女教育金比较好的方式。目前国内股市经过1年多的调整处于相对比较低的点位,虽然今年大盘可能还会震荡,但定期定额投资基金的方式可以在大盘点位较低的时候买入更多的基金份额,摊薄了投资成本,适合中长期投资。

  4。教育保障两不误,康赢年年保护航

  李先生夫妇都没有商业保险,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或疾病家庭财务状况将快速恶化,会给整个家庭带来负面的影响,也给家庭理财目标的实现带来了困难。建议李先生夫妇可以选择信诚保险公司的分红型产品“康赢年年”,每人每年投入3万元,合计每年投入6万元,10年共投入60万元。

  家庭年度收支情况表(单位:元)

  收入项目 金额 占比 支出项目 金额 占比

  工作收入 250000 100% 日常消费 48000 43.6%

  利息 0 房屋月供 48000 43.6%

  股息 0 旅游消费 10000 9%

  探亲 5000 4%

  收入合计 250000 支出合计 110000

  年结余 139000

  家庭资产负债表(单位:元)

  资产 金额 负债 金额

  流动性资产 信用卡 0

  活期存款 80000 个人住房贷款 400000

  投资性资产 其他负债 0

  自用性资产

  自用房产 1000000

  总资产 1080000 总负债 400000

  净资产 680000

张元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