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大话理财

以动态眼光乐享理财生活

2009-08-18 09:26:00    作者:陈婷   来源:《理财周刊》  

(文前提要)我们做《一生花费多少》这组报道,目的不是为了给大家平添无情的压力,而是要大家积极面对人生,善于理财,乐享生活。其实,大家自己也可以通过另一个方法算一算,自己是否已经进入“中产阶层”的行列,那就是恩格尔系数,这一系数也作为一个快速衡量富裕程度的小指标。

  (文前提要)我们做《一生花费多少》这组报道,目的不是为了给大家平添无情的压力,而是要大家积极面对人生,善于理财,乐享生活。

  ——为《一生要花多少钱》解疑释惑

  文 本刊记者 陈婷

  本刊总第425期为广大读者朋友们呈现了封面文章《一生要花多少钱》,各大门户和财经类网站迅速转载,第一理财网首页、新浪网首页、搜狐理财频道、网易理财频道、MSN LIVE焦点新闻等纷纷在第一时间上线,并引起了网民朋友们广泛的议论,甚至可以说是争论。

  网友“流水”说:“我现在收入才3万元一年,如果一辈子要1000多万元,那我不要活了?!”

  网友“韦小宝”说:“这个人买个车要花掉100多万元,我觉得不太可能吧?!”

  还有人说要么直接跳楼算了。

  但也有网友留言劝大家。“林菱”就说:“各位就不要太在意这个数字具体是多少了,关键是要积极一点。”

  ……

  面对大家心中的疑惑和不解,本刊记者在此针对大家的集中关心的问题进行补充解答,以飨广大热爱本刊的读者朋友们。

  目的不是为了引起大家忧虑

  其实,在这组文章一开始的部分,也就是在《一生花费多少钱》的文前提要中,就已经特别强调了我们的初衷:“人这一生要花的钱很多,各种账单都会向你伸手要钱。我们做这组报道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大家平添无情的压力,而是要向大家传递两个方向的信息:已是一个家庭一辈子的花费并不少,完全靠收入的自然增长还不能从容地应对,需要适当地投资理财;二是只要你掌握了投资理财的技巧,过上小康生活是完全有可能的,不必过分担忧。”

  同时,文章标题是《一生要花费多少》,其实不是指一个人一辈子要花多少钱,而是一个典型的三口之家,且居住在大中城市,从男女主人公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工作,到恋爱结婚生孩子,然后将孩子培养到大学毕业,最后夫妻俩携手不如金色老年时光,直至安享完人生,是这整个过程的花费。

  有些单身的读者在阅读这组文章时,可能对照自己一个人平常的花费,好像用不了这么多钱,其实只是你不属于文章中描述和计算用的“典型样本”。

  计算的是中产阶层人群

  说到典型样本,我们不得不再详细地解释一下。

  由于每个人目前的生活收入不同、条件不同,对于未来生活的计划、预想也不同,这也注定了这项“一生的花费”计算是个性化很强的计算,无法符合每个人的预期。我们都想过上富豪那样的生活,但真正能够成为富翁的毕竟是少数,比较现实的是过上中产生活。

  因此,在这组文章中,我们采用了一个典型样本,也就是生活在上海的刘先生一家。以他们这样的中产家庭的情况,来完成这项计算,给读者朋友们一个概念。这位刘先生今年30岁,在外企做人力资源管理,月薪8000元,年终奖2万元。外企行政部工作的妻子与他同龄,月薪有5000元,年终奖1万元。他们的女儿今年2岁,这一家三口算是典型的中产阶层。

  为什么会用这样一个家庭作为计算样本和基础?如何定义“中等收入阶层”?这一点可能在原文中没有给大家交代清楚。

  通常,我们会认为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员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比如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金融机构员工、媒体、企业中等职位员工、医生、教师等等,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及企业“白领”,这些人群至少是“中产阶层”或“准中产阶层”。

  刘先生和太太正符合关于“中产阶层”的社会角色定位。

  再看经济收入。如果从经济收入的角度来定义“中产阶层”,那么至少应该超过整个市场的平均收入水平。以上海的数据来看,2008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39502元,月平均工资为3292元。如果一个人的年收入或月收入能超过整个城市的社会平均水平,或者在5倍以内,社会学者认为他们就是城市的中产阶层。那么这算下来,城市中产阶层的年收入大约4~20万元。也就是说,夫妻双方加起来要差不多8~40万元才可以算是城市“中产阶层”。

  刘先生和刘太太也正在这个收入区间内,两人年收入相加大约18万元左右。

  其实,大家自己也可以通过另一个方法算一算,自己是否已经进入“中产阶层”的行列,那就是恩格尔系数,这一系数也作为一个快速衡量富裕程度的小指标。

  具体来看,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具体为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这也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刘先生一家在不同时期(主要是孩子成长阶段的不同)的恩格尔系数大约在35%~50%,属于典型的小康家庭,也就是城市中产阶层。

  一生花费各地区差异大

  当然,我国幅员辽阔,东部和中西部发展仍不平衡,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经济状况也会相差很多。

  比如,同样是大城市,同样是省会城市,杭州和武汉的居民收入水平、物价水平、房价水平就相差很多。武汉的商品房单价不过三四千元、四五千元,杭州的房价则动辄万元以上。武汉的中学教师月工资收入大概两三千元,而杭州的教师收入至少四五千元。在武汉请一个家庭保姆,大概几百元;在杭州则要千元左右。在杭州一个中产家庭的收入和支出状况,与武汉一个中等阶层家庭的收支情况,是无法直接比较的,必须要考虑地区因素。

  事实上,我们在第425期的文章中没有仔细说明的一点是,刘先生家庭只能代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中产阶层收支情况。

  而二三线城市的中产家庭,则可以根据本刊提供的计算思路、计算原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每个支出项目的费用所需,如购房费用、购车费用、食品支出、交通费用等项目可以下调些,最后结果可能会更合理、更容易被自己和家人接受些。

  要用动态的眼光看生活

  就像年轻的网友流水所提出意见说:“我现在年收入才3万元,如果一辈子要1000多万元,那我不要活了?!”

  其实不然。大多数人刚进入社会的工资起点,也就两千元左右。但你要看到,很多人在三年以后已经达到了5000元,工作5年已经达到了8000元甚至10000元。每个人的成长都是要一步一步来的,只要有努力付出,大多数时候都会有回报。就算有人一开始工作就拿了5000元的工资,5年过后他回过头来,也会觉得这工资真低。

  人生一辈子,就算从大学毕业开始,往后也还要过五六十年,甚至更长的岁月。为此,我们必须以动态的眼光看待“一辈子”。这位网友现在收入有限,但不代表今后没有大幅提高。

  用动态的眼光看待人生,还包括认识到通货膨胀的重要性,以及这个因素对家庭财富的侵蚀度。

  当时我们在文章中就提到过:“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人生)通常会经历几个(经济周期)发展,在这段几十年的时间里,通货膨胀会是影响生活成本的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子。为了方便计算,我们把未来几十年的平均物价上涨指数假设为年3%~5%,具体选择哪个通货膨胀率,则主要基于单一生活要素自身的特性,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数据。”

  也正是由于考虑了通货膨胀因素,我们才会计算出一个家庭一辈子的基本生活开销要超过600万元,两个人从60岁以后养老的费用相加可能超过250万元。

  如果不了解通货膨胀,不知道复利的魔力,不知道自己的收入今后可能大大提高,生活费用也可能数目惊人,那大概就真的很难理解这1000多万元是怎么来的。

  学会制订合理的理财目标

  如果真正意识到了人生的漫长和可能经历的困难,并像前面那个网友说的那样,要积极人生,积极理财。首当其冲的第一步,就是制定理财目标。

  理财目标一方面要符合自己将来的生涯规划,一方面更要明确和具体。一个模糊的所谓“理财目标”对于个人理财来说可能是毫无用处的。

  比如,“我有20万元资金在银行,该如何投资”?这是很多人会提到和想到的理财问题,但却是一个无效的理财目标。既没有告知这笔资金可以用作投资的期限有多久,比如多长时间后需要从这笔投资资金中开始领取部分资金用作开支;也没有告知这笔资金在未来某个时间内需要达到的累积总值,这将导致无法确定预期的投资收益率,从而无法选择合适的投资组合。

  好的理财目标的标准一般为“实际、明确、可衡量、有时间框架”,并且隐含可能采取的具体理财行动。如“我2010年打算买一辆20万元的车”、“10年内为孩子准备40万元的人民币留学资金”,这些就是比较好的理财目标。

张元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