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大话理财

保险犹豫期空子钻不得

2009-10-23 09:10:00    作者:袁秀英   来源:新浪财经  

十一临近,不少人开始为假期出游做起了意外险保障计划。他的如意算盘是巧用保险10天的犹豫期,先投保,如果7天长假后安全回来,就在犹豫期内退保。更何况投保长期性保险手续较多,需要填写很多资料,如果仅仅为了20元钱就想钻犹豫期的空子,实在有些得不偿失。

  十一临近,不少人开始为假期出游做起了意外险保障计划。在别人为选择谁家产品性价比更高而挠头时,一位朋友却告诉笔者一个“好消息”——免费享受意外险。他的如意算盘是巧用保险10天的犹豫期,先投保,如果7天长假后安全回来,就在犹豫期内退保。

  原来,这位朋友最近打算给家人投保重疾险。在咨询时,保险专家为他推荐了一款某公司即将退市的产品,并告诉他该款产品保障全面,性价比高。专家称,因为产品即将退市,最好先投保,然后再进一步详细了解保单内容,如果实在不想买或发现的确不适合自己,可在犹豫期全额退保。这样就不会因为考虑过长时间耽误购买了。

  正是这番话,让朋友对“在犹豫期内全额退保”产生了兴趣。朋友计划十一假期驾车出游,原本准备在出发前买一份意外险,犹豫期的存在让他萌生了一个“好主意”:能否在出游前夕投一份综合意外险,出游回来后,仍处于保单的犹豫期,若发生不测,可以拥有相关的保障;若平安无事,还可顺利退保呢?这样分文无损,岂不一举两得?

  果真有这样的空子可以钻吗?笔者特意就此咨询了保险专业人士。

  据介绍,保险行业确有犹豫期一说,它是指从投保人收到保单并书面签收之日起10日内的一段时期,如果认为险种不适合自己,可以退保。但并非所有保险产品都设有犹豫期,而专指长期人身保险(纯寿险和健康险)。意外险的保险期间多为一年或一年期以下(俗称短期人身险),并不存在犹豫期。

  一般而言,犹豫期是为了让客户有更充足的时间来仔细考虑所购买的产品是否合适而设置的。客户在购买长期人身保险后,若在犹豫期内解除合同,保险公司将按规定扣除10元的工本费。

  不仅短期人身险无法享受到全额退保,目前不少公司虽然都推出了涵盖意外险赔付的综合保障计划(寿险综合意外险),也打出了全额退保的招牌,但这些产品在退保时也不是真正的全额退保。

  据保险专家介绍,各家保险公司在保险合同中都会有明确的规定,如果犹豫期只写入寿险条款中,那么意外险将不存在犹豫期,退保时并不退还意外险保费;如果犹豫期写入公共条款中,则表明意外险也将附带有犹豫期。不过,诸如此类在犹豫期退保,寿险保费可以如期退还,可是意外险保费将按一定比例扣除。各家公司扣除保费的比例不尽相同,如有的公司扣除40%,有的公司可能扣除的会稍低一些。若以一年期附加意外险100元计,平均扣除费用则为30元(以扣除保费的30%计)。

  保险专家提醒,购买一份短期旅行险很便宜,一般不超过20元,而且保障较为全面,在旅行途中遇到的普通意外事件都可涵盖。有的还为旅途中的突发疾病以及高风险项目等提供保障,而普通意外伤害险并不会涉猎这些。犹豫期退保,意外险的损失远高于购买一份短期旅行险的价格。更何况投保长期性保险手续较多,需要填写很多资料,如果仅仅为了20元钱就想钻犹豫期的空子,实在有些得不偿失。

张元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