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大话理财

调查称七成父母担心养老问题

2010-05-10 09:06:00    作者:新快报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子女该为母亲做什么:子女打理好自身资本之余,顺便帮父母建立稳健型投资组合;对于父母身体健康欠佳的家庭,建议子女从现在开始着手准备养老准备基金。2.对于父母身体健康欠佳的家庭,建议子女从现在开始着手准备养老准备基金。

  子女该为母亲做什么:子女打理好自身资本之余,顺便帮父母建立稳健型投资组合;对于父母身体健康欠佳的家庭,建议子女从现在开始着手准备养老准备基金。

  “养老理财越早越好,晚几年才开始准备,可能要花一辈子才能赶上。”白领阿娇的话如同当头棒喝,给了大家一记深刻警钟。今年4月底,她母亲检测出有恶性肿瘤,单化疗费用就花掉了10万元,“如果当年买商业保险不拖拉,类似这种疾病,至少能报销40万元。”

  事实上,记者调查发现,有70%的父母担心自己未来的养老问题,而其中60%的人养老资产储备不超过5年,存在严重保险“缺口”问题。因此,作为子女,与其逢节庆给父母送礼,不如给他们送一份长久的“安全感”。

  记者调查

  多数受访者养老资产无着落

  5月9日是母亲节,借此机会,记者特别对佛山禅城、南海、高明三地部分居民的养老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2/3的受访者希望在60岁之前退休,60%的受访者养老资产储备不超过5年,有些甚至还没有开始,仅有10%的受访者制订了详细全面的养老规划。

  父母对养老很恐慌

  超过70%的父母表示“对养老问题很恐慌”,原因主要有三:子女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不想难为孩子;“活得起,病不起”,面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日趋减弱,越来越焦虑;保险买得少,50后、60后的市民除了社保外,很少有买其他保险的,特别是农村家庭的父母,基本上只有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连社保都没有,假若生病,保额很低(重大疾病只能报销1万元左右)。

  点评:对于这种社会现象,专家认为不能全怪父母或子女,而是整个社会养老体制不完善导致。随着我国对养老、保险体制的完善,以及70后、80后逐渐成为有经济实力的父母,以上情况可望得到更好解决。

  重子女,轻父母

  此外,还有一个现象非常值得关注:父母和子女的保险金额比例严重失调。调查中,绝大多数父母为子女购买了超过5万元的保险金,却只有极少数父母(家庭富裕)为自己买了3万元以上的保险。

  今年52岁的陶姨算是同辈中比较有理财意识的人,但她也只是给自己买了社保,却早在10年前就为两个子女买了“九九鸿福”商业保险(平均每月交500元)。为何顾此失彼?“孩子才是未来的顶梁柱,我们做父母的一辈子吃苦都没问题,只要孩子好。”陶姨说。

  点评:陶姨的初衷虽然很好,但事实上,父母生病对很多家庭而言出现的几率更高,花费更大(动辄上万元)。因此,处理好父母养老规划问题,反而能更好地平衡家庭开支,防患于未然。

  女性养老压力更大

  虽然在记者的整个采访过程中,男女受访者的人数相仿,但记者明显感觉到,女性对于退休的压力大于男性,形势更为严峻。从反馈数据可以看到,佛山女性的退休年龄比男性早5年,即养老储备期比男性少5年,但预期寿命却要比男性平均高出3岁。

  专家以陶姨为例分析:假设她的预期寿命为85岁,社保缴费15年,55岁退休的话,总共需要补充养老金60多万元;而陶姨的丈夫假定60岁退休,寿命为80岁,则只需要40多万元,少1/3之多。而且涉及养孙养儿、料理子女家庭的需要,女性提前退休的可能性比男性高3-4倍。

  点评:如果条件允许,绝大多数父母都希望早退休。但是在本属于为养老囤积资本的黄金时间段里,他们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这是亟需警惕的。

  诊断

  三因素阻碍养老储备

  1.在记者的提醒下,不少老人表示愿意从现在开始为养老做准备,但是他们每个月只愿意支出很少的钱,即使有比较长时间的积累,也没办法达到他们所预期的那种舒适、安逸的退休后的生活。这些持续的矛盾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耽误了国内居民提前进行养老准备的时间。

  2.在投资方式上,老人只愿意选择低风险金融产品。多数受访者表示,应当选择低风险的金融产品,但又看重金融产品的收益率。一旦收益率没有他们预期的高,便会匆匆停止购买。

  3.在老人家的思想里,存“棺材款”的欲望似乎比其他任何理财方式强烈。子女根本不知道父母手中握有多少钱,更别说帮他们管理这笔财产了。

  思索

  子女该为母亲做什么?

  当然,我们仍可以欣慰地说,和前几年相比,人们对自己养老问题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但是与此同时,人们也需要开始为自己的养老生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因此,作为一名有孝心的子女,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帮助父母亲度过“退休综合征”。

  1.子女打理好自身资本之余,顺便帮父母建立稳健型投资组合。将资产的一部分投入到养老规划中,比如采取组合式基金定投计划。投资者可以用10-30年的时间定期将资金投入到基金中,通过长期投资,让父母分享到资本市场和时间复利的收益。

  2.对于父母身体健康欠佳的家庭,建议子女从现在开始着手准备养老准备基金。具体数额可以根据老人的身体情况及年龄来定,比如,父母年龄50-60岁的家庭,准备金在10万元左右即可,可以通过从现金资产中划转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设立启动资金,然后以分月累积的方式来完成。

张元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