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08 09:03:00 作者:王东 来源:《钱经》杂志
文/王东
无论是房地产调控的“新国10条”还是刺激民间投资的“新国36条”,都指向了经济结构的调整,这必然经历一场阵痛,股市是对“阵痛”的提前反应。当中国经济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时,会出现种种质疑的声音和阻碍的力量。但不能因为出现一点负面效果和舆论的干扰就止步不前。
五月份的大盘指数接连跌破投资者心理关口。为什么在经济复苏背景下,A股却走出一波类似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的惨烈行情,成为今年全球表现最差的市场之一。“内外交困”这个词是人们常提及的——“外”有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困扰,“内”有房地产调控和加息预期。但我们觉得这只是看到了表象,深层次的原因是对未来经济结构转型不确定性的担忧。
2001年5月23日,上证指数突破了2200点,九年过去了,却仍在2600点左右徘徊。如果说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那么当GDP以年均超过10%的速度在增长时,这个晴雨表失灵了。这本身就是对长期以来经济增长惯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的否定。
重“量”而不重“质”、货币扩张速度超过实体经济增长速度是中国经济的“顽症”。反映到股市上就是上市公司不具备持久的竞争力,而货币泛滥又将股市整体估值不时的推向高位。所以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体现在股市的投资价值上。
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导致银行超额信贷和流动性泛滥长期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得不到缓解。企业无节制的利用廉价劳动力、资金、资源成本——造成中国买什么,什么就贵;卖什么,什么就便宜,资产泡沫隐忧重重。“国进民退”则令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贫富差距日益拉大。所有这些经济问题都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
以2007年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对房产调控为标志,政府已经开始着手调整经济结构,为创建和谐社会努力。但全球金融危机令其嘎然而止,四万亿的投资计划和十万亿的信贷投放刺激了经济却恶化了结构。等到经济增长势头得以恢复,一度中断的“调结构”进程重新启动。
从最近的一系列政策举措来看,无论是房地产调控的“新国10条”还是刺激民间投资的“新国36条”,都指向了经济结构的调整。而酝酿出台的资源税和遗产税,以及政府多次表态提高普通劳动者的薪资收入,打破城乡分割、行业垄断,也意味着创建和谐社会和打造生态经济的紧迫性,大有“开弓没有回头箭”的气势。显然,这样的经济转型必然经历一场阵痛,股市是对“阵痛”的提前反应。
现在最需要警惕的是,当中国经济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时,会出现种种质疑的声音和阻碍的力量,比如有人认为房产调控已经影响到上下游产业链,威胁到中国经济了,建议放松。再比如有人把股市暴跌归因于股指期货,于是想将其扼杀。房地产调控能够缩小贫富差距,将资金转移到实体经济去,股指期货推出可以避免泡沫的迅速膨胀,有助于价值投资的实践。既然方向是正确的,那就要一往无前,不能因为出现一点负面效果和舆论的干扰就止步不前,正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
在大洋彼岸,奥巴马政府也正在加强对华尔街的金融监管,有人把之称为“秋后算账”。这样做很可能会冲击到正在复苏的美国经济,但为了让社会和谐公平,保证长远的竞争力,奥巴马还是坚决冲破利益阶层的阻扰去做正确的事。中国经济更有潜力,但深层次的矛盾也更突出,所以必须拿出足够的勇气,去实现一场伟大的转变。
当我们看到基尼系统已经扩大到史无前例的0.48,当我们听说富士康已经“十连跳”,难道还能因为一些社会噪音的干扰而停止变革的步伐吗?最近热播的历史剧《三国》让我们欣赏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同时也感慨理想主义者的困境,但如果没有理想主义和实践理想的勇气,那么这个社会也就无法进步。
孩子代表着未来,这期杂志的封面文章探讨的是与金钱关系不大的子女早教话题,也是想强调越早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如果出现偏差却不及时纠正,就会将把问题积累起来,直到不可收拾,子女教育如此,经济建设同样。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